太子参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太子参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文章插图

近几年市场上的某些品种的中药材种植前景还不错, 因此不少农民朋友就有了栽培中药材植物的想法, 而太子参栽培则是很多人的选择, 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太子参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 。
1.种参选择
一般在留种地内一边收获, 一边选种, 将芽头完整、参体肥大、整齐无伤、无病虫危害的块根作种用 。
2.种植时间
一般在9月上旬至地面封冻前均可栽种 。 但以10月下旬前为宜, 过迟则种参因为温度逐渐降低而开始萌芽, 栽种时容易碰伤芽头, 影响出苗;另外, 因气温过低而*地封冻, 操作也不方便 。
3.栽种方法
① 平栽:在畦面上开设直行条沟, 沟深7~10厘米 。 开沟后将腐熟的基肥撒入沟内, 稍加些*覆盖 。 然后将种参平放入条沟内, 株距5~7厘米, 种参与种参头尾相接 。 继续按沟距13~17厘米, 再开一条沟, 将开沟的泥*覆盖前一沟, 再摆种, 依次类推 。 栽后将畦面整成弓背形 。 每亩用种量30~40千克 。
② 竖栽(斜栽):在畦面上开设直行条沟, 沟深13厘米 。 开后将种参斜排于沟的外侧, 株距5~7厘米, 种参芽头朝上, 离畦面7厘米, 要求芽头基本位于一条直线上, 也称“上齐下不齐” 。 然后按沟距13~17厘米, 再开一条沟, 将开沟的泥*覆盖前一沟, 再摆种, 依次类推 。 栽后将畦面整成弓背形 。 每亩用种量40~50千克 。
4.中耕、除草与培*
栽后选择晴天, 用丁草胺水剂0.05~0.1千克对水50千克进行喷雾, 可防止多种杂草孳生 。 幼苗初期生长缓慢, 化学除草后, 地面虽无杂草, 但需用小钉耙松* 。
春季幼苗出*时 。 生长缓慢, 越冬杂草繁生, 可用小锄浅锄1次, 其余时间都宜拔草, 防止伤根 。 5月上旬后, 植株已封行, 除了拔除大草, 可停止除草, 以免影响生长 。 早春出苗后, 边整理畦沟, 边将畦边倒塌的*撒至畦面 。
5.病虫害防治
5.1叶斑病
【太子参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春夏多雨季节易发生 。 叶片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 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枯死 。 防治措施:及时清除病株残叶;雨后及时清沟排水;发病初期, 喷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 隔10天1次, 连喷2-3次 。
5.2根腐病
高温高湿季节易发生 。 根部褐色病变, 后期腐烂, 地上部分萎蔫枯死 。 防治措施:选地势高燥坡地种植, 疏松*壤, 实行轮作;雨后注意排水, 防止积水;发病初期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制剂量500倍液浇灌病株 。 杀菌剂宜轮换使用 。
5.3病毒病(花叶病)
多在4-5月发生 。 表现为植株矮小, 叶片皱缩, 呈斑驳花叶;块根变小, 根数减少 。 防治措施:选择无毒种参;不要重茬;及时拔除病株;及时防治蚜虫(蚜虫传播病毒) 。 发病初期用烯烃吗啉胍(克毒宝)1000-1500倍液或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每隔7-10天用药1次, 连续防治2-3次 。 或同时用防治病毒药剂加磷酸二氢钾在发病初期每隔7天喷1次, 连续喷2次, 可增强植株活力, 抑制病毒的危害 。
5.4疫病和霜霉病
植株发病时, 叶片背面有一层霜状霉层为主要特征 。 发病初期, 叶片背面出现白色霉状物 。 严重时, 叶片枯黄, 病害发生多从外叶开始, 逐渐向内叶蔓延 。 病斑发生在叶缘时, 可使叶片畸形 。 霉层初为白色, 后变为灰黑色, 致使叶片枯黄而死 。 防治措施:可用“绿亨铜师傅86.2%氧化亚铜”(10克/包)兑水1桶或“霜脲锰锌”(100克/包)兑水4桶或“丙森锌”兑水2桶对太子参进行均匀喷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