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省略号有哪些作用,到处是绿的省略号的作用


省略号的作用有几种,是哪些? 1、用于引文的省略 。
引用别人的话、文章的语句 , 根据作者的需要 , 保留必要的 , 省略不必要的 。
例:妈妈一边拍着孩子 , 一边唱到:“摇啊摇 , 摇到外婆桥……”
2、省略同类的词句 。
在叙述的过程中 , 有时需要列举一些同类的额东西 , 比如花儿、颜色、数字、动作等 。 许多时候 , 我们并不需要讲同类的东西全部列出来 , 而是 , 只需要一部分就可以说明问题了 , 其他的都用省略号来表示 。
例:妈妈买了许多的水果回家 , 有菠萝、梨子、香蕉……
3、用于重复语句的省略
有时候在表达人强烈的情绪的时候 , 会重复的使用语句 , 来表达了内心的紧张、着急、恐惧等 。
例如:他扑到妈妈的身上 , 一边摇晃着她冰冷的身体 , 一边喊道:“妈妈 , 妈妈 , 妈妈……”
扩展资料:
运用范畴
1、省略号不影响其他标点符号的使用 。
2、省略号之前是句内停顿符号(顿号、分号、逗号、冒号) , 除冒号要保留外 , 其余可以不写 。
3、省略号之前是句尾符号的(句号、问号、叹号) , 应一律保留 。 这是为了保留原句语气的原貌 。
4、省略号后所有停顿符号可以一律不用 。

省略号都有哪些作用 省略号 , 在汉语中的基本形式是位于中线的六个小圆点(……) , 占两个字的位置;工具书和科技文献有时用三个小圆点 , 占一个字的位置 。 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 , 用12个小圆点表示 , 自成一行 , 占四个字的位置(…………) 。 省略号不拆开移行 , 六连点要排在同一行 。
【通常用法】
一、引文中
二、列举
三、重复词语
四、说话断断续续
五、意在言外
六、语意难尽
七、语言中断
八、含糊其辞
九、表示沉默
十、数字延续
十一、语音延长
十二、话未说完
【符号沿革】
我国传统习惯在书面上用“上略”“下略”等表示省略 , 早先翻译西文有人用“此语未完”代替原文的省略号 。 鲁迅1909年在《域外小说集·略例》中提出四种新式标点符号 , 其中“虚线”即省略号表示“语不尽”或“语中辍” 。 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定名为“删节号” , 形式为(……) 。 1930年《教育部划一教育机关公文格式办法》改称“省略号” , 沿用至今 。 汉语省略号的基本形式为位于中线的六个小圆点(……) , 占两个字的位置;工具书和科技文献有时用三个小圆点 , 占一个字的位置 。 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 , 用12个小圆点表示 , 自成一行 , 占四个字的位置 。 省略号不拆开移行 , 六连点要排在同一行 。
16世纪英国的剧本出现省略号 , 表示话语被打断 , 或不完整 。 早期的省略号形式有一个长横、两三个短横或星号 , 后来三个小圆点构成的省略号逐渐发展成为省略号的基本形式 , 用来表示词语省略 。 词内字母省略则用一短横 , 例如k-g代表king(国王) 。 俄语语法著作1831年第一次提到省略号(…)大尉/船长 。 西方语文的省略号位于底线 。 英语句首或句中词语的省略用三个小圆点(…)表示;句子的省略或句末词语省略而仍然成句者用四个小圆点表示 , 其中第一个或第四个小圆点为句点 , 其余三点为省略号 。 如果整段文章或诗行省略 , 省略号加空加长 , 独占一行 , 长度和文章正文或最长的诗行相同 , 但不顶格 。 俄语的词语省略和句子省略一般都用三个小圆点表示 , 句子省略不像英语用四个圆点 , 而只在后续的另一个句子开头用大写字母标明 。 省略号前为问号或叹号时 , 俄语省略号用两个圆点 , 如(?..)(!..) , 第一个省略点为问号或叹号取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