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鹅及技术,养鹅的技巧( 二 )


2.湿度:控制湿度的原则是:两头高、中间平、前期湿度高, 可使种蛋受热良好、均匀;中期平, 有利于胚胎的新陈代谢;到了后期和出雏阶段, 提高湿度的目的是为了消散过多的生理热, 使蛋壳结构疏松, 以便啄壳出雏 。 然而, 当湿度超过75%而又通风不良时胚胎因气体代谢交换差会引起酸中毒, 导致胚胎窒息死亡, 这点最值得注意 。 在实际操作中, 温度和湿度还要结合凉蛋和喷水调整, 同时还要考虑种蛋孵化发育中在仿生立式孵化箱和平型出雏箱的配套放置以及季节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 凉蛋和喷水
1.凉蛋和喷水是调节温湿度的有效措施, 对孵化率影响很大 。 用配套的立式和平型出雏器流水作业操作可以比常规孵化方式提高出壳率10%~15% 。 在孵化前期一般不凉蛋, 按照上述的施温方案, 中后期的蛋温可达38.8℃ 。 蛋壳表面积相对小、气孔小、散热缓慢, 若不及时散发过多的生理热, 就有可能造成胚胎被闷死于蛋中 。 凉蛋可以加强胚胎的气体交换, 排除蛋内的积热 。 每天凉蛋2~4次, 凉蛋的时间长短不等, 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当蛋温降至35℃时又继续孵化 。
2.喷水在目前被认为是提高鹅蛋孵化率的关键所在 。 喷水功能有三点:a、是破坏壳上膜 。 b、是促使蛋壳和壳膜不断收缩和扩张, 破坏他们的完整性, 加大通透性, 加快水分蒸发和蛋的正常失重, 使气室容积扩大和供养充足 。 c、是导致蛋壳松脆 。 种鹅蛋的壳上膜厚, 蛋壳坚硬 。 前者影响气体和水分蒸发, 后者妨碍啄壳 。 壳上膜的存在对孵化头几天是有利的, 随着胚龄的不断增大, 尤其是当尿囊合拢后, 需要吸收更多的氧气和排出大量代谢产物时, 它就开始对胚胎的发育产生不良影晌, 要把它除掉, 就要对孵至于21~32天的胚蛋喷水(提早喷水对尿囊的合拢不利) 。 气温高时喷冷开水;气温低时用35℃~40℃的温水喷洒 。 每天喷一次, 将蛋喷至湿透, 待凉干后继续孵化 。 胚蛋在反复凉蛋、喷水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下, 蛋壳的碳酸钙变为碳酸氢钙, 其性质由坚硬变为松脆, 雏鹅容易破壳, 能减少出雏期的死胎 。
翻蛋的次数和角度

翻蛋可以促进胚胎活动 。 防止内容物粘连蛋壳, 使其受热均匀 。 种鹅蛋在孵化过程中, 每8小时翻蛋一次 。 我们主张翻蛋的角度应是180度, 这样可以保证尿囊按时在小头合拢 。 用手工或滚动式翻蛋, 上下边心蛋均能得到合理调整, 满足了胚蛋的发育要求, 孵化效果十分理想 。

鹅群免疫程序的制订 一、雏鹅群
1、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 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后代的雏鹅, 在出壳后1-2天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 。 免疫7天内须隔离饲养, 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 7天后免疫的雏鹅产生免疫力, 基本可以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 。 免疫种鹅在有效期内其后代的雏鹅有母源抗体, 不要用活苗免疫, 因母源抗体能中和活苗中的病毒, 使活苗不能产生足够免疫力而导致免疫失败 。
2、小鹅瘟抗血清免疫:在无小鹅瘟流行的区域, 易感雏鹅可在1-7日龄时用同源(鹅制)抗血清, 琼扩效价在1:16以上, 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 。 有小鹅瘟流行的区域, 易感雏鹅应在1-3日龄时用上述血清, 每只0.5-0.8毫升 。 异源血清(其他动物制备)不能作为预防用, 因注射后有效期仅为5天, 5天后抗体很快消失 。 上述方法均能有效地控制小鹅瘟的流行发生 。
3、鹅副黏病毒病灭活苗、鹅禽流感灭活苗免疫:种鹅未经免疫后代的雏鹅或免疫3个月以上种鹅后代的雏鹅 。 如当地无此两种病的疫情, 可在10-15日龄时用油乳剂灭活苗免疫, 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如当地有此两种病的疫情, 应在5-7日龄时用灭活苗免疫, 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