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健身气功文化结构研究( 二 )


健身气功是在传统生命整体观影响下的以身体姿势、呼吸锻炼、意念调节为有机整体, 以动功、静功包括自我按摩为基本活动形式, 旨在袪病健身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
这一概念与其他定义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 指出了传统生命整体观影响下的“身体姿势、呼吸锻炼、意念调节为有机整体”是健身气功的本质特征(也即该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这就是说离开了此特征也就谈不上什么健身气功;其次, 指出了包括自我按摩在内的动功、静功应是健身气功的基本活动形式(也即该事物的范围);再次, 指出了健身气功的根本目的是祛病强身, 从而避免了1996年8月的《关于加强社会气功管理的通知》中“健身气功”与“医疗气功”的硬性分类(因为两者无论活动方式上、理论阐发上显然都难以自成畛域, 况且“社会气功”与“健身气功”、“医疗气功”不在一个分类层面, 存在交叉分类之嫌), 同时也与诸如“心禅如一”的佛教禅定、“结丹得道”的道教内丹和“穷理尽性”的理学静坐等有所差异;最后, 指出了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两者的关系即逻辑学中的属种关系, 通过对“类”的民族文化归属, 可与印度的瑜伽或西方的超觉静坐相区别 。 另一方面, 定义中的“传统”, 旨在说明健身气功并非始于今天, 而有其悠久的时间绵延, 历史上的许多健身功法尽管未冠以“健身气功”之名, 但与今天的健身气功有着千丝万缕的传承关系 。
(二)“文化”概念定义
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的文化无疑有着极为广博的包容量 。 曾几何时, 一些论著动辄“文化”, 几成泛滥之势 。 为此, 已故著名学者钟敬文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剀切之言:“要讨论文化的种种问题, 必须先大略弄清楚什么是文化 。 ”〔9〕故而, 我们在廓清“健身气功文化”基本概念前, 有必要梳理一下与其相连的“文化”一词 。 在当今社会里, “文化”一词已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语言叙述中, 但由于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所以对这一概念的认识, 中外学者众说纷纭, 诚如有学者指出的, “一进入文化定义的领域, 我们就仿佛进入了一个迷宫” 。 〔10〕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1952年曾对1871年至1952年的80年间西方有关文化的定义进行过统计, 共达164种之多;〔11〕在我国, “文化”一词早见于汉代刘向的《说苑·指武》, 其曰:“凡武之兴, 为不服也;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 此处的文化, 乃“以文教化” 。 晋代束皙《补亡诗》中的“文化内辑, 武功外悠”, 也基本同义, 与今天众学科所探究的“文化”不是一个意思 。 国内对于“文化”概念的讨论, 始于上世纪的民国时期, 至今依旧 。 1990年版的《辞海》是这样给“文化”下定义的:文化“从广义上说, 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从狭义来说, 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 但是, 也有学者不赞同把文化分为广、狭二义, 认为文化就是文化 。 特别是文化学中“文化分层理论”的出现以及有关文化结构的研究, 一般都侧重于广义的文化概念理解 。 所异者, 不过有的坚持原来的文化与精神二层次说, 有的主张文化分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 有的认为分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次说, 也有的提出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合与风俗习惯六层次说等 。 其中, 文化的“三层次”学说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