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进行幼儿多动症的诊断呢? 抽动症和儿童多动症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呢?顽皮是孩子的天性 , 可是有些孩子顽皮得过分 , 可能会是多动症患儿 。 那么 , 多动症就是抽动症吗?多动症和抽动症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就请专家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儿童多动症 。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 , 又称学习技能发育上的障碍 , 比抽动症发病率高 ,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性疾病 , 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 , 学习和行为及性情方面有缺陷 , 多数从婴幼儿期即出现症状 , 表现为易兴奋、夜睡不安、喂养不合作等 。
患儿的年龄渐大 , 症状逐渐明显 , 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 , 做事不专心 , 好走神 , 动作过多 , 上课好做小动作 , 好说话 , 任性冲动 , 情绪不稳 , 自控能力差 , 做事拖拉 , 缺乏时间和任务观念 , 动作不协调 , 精细动作如穿针、扣纽扣等有困难 , 不服管教 , 我行我素 , 严重者有偷窃 , 说谎 , 打架行为 。
儿童多动症的自愈率极低 , 且在所谓的自愈的人中 , 只是多动症状好转 , 多数人遗留有人格或行为障碍 , 如急躁、冲动、做事不顾后果等 , 犯罪率较高 。
抽动症是一种抽动障碍 。 即快速 , 反复 , 单一 , 复合的肌群收缩 。 主要表现是:先从眼肌 , 面肌部开始 , 出现眨眼 , 摇头 , 挤眉 , 继则耸肩 , 甩胳膊 , 踢腿 , 鼓肚子 , 肢体、躯干扭动 , 喊叫声等 , 严重时出现污秽言语 。 这些动作反复发作 , 无法自控 , 若失治误治 , 呈渐进性加重 , 出现心理障碍 , 有的继发性精神异常、强迫症等 , 或有行凶、自杀行为 。 一般不能自愈 , 只有极少数到青春期才有缓解 。
以上就是“儿童多动症”的介绍 , 仅供参考 。 专家提示:如果发现孩子有类似于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 应该及时确诊 , 以免多动症影响孩子的健康 。 如果你还有其它问题 , 请咨询我们进行了解 。
多动症

多动症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 , 这也是正常孩子的表现 , 什么程度的异样才是多动症呢?幼儿多动症的诊断需要注意什么呢?才能进行正确的幼儿多动症的诊断呢?今天就请专家为我们详细讲讲幼儿多动症的诊断 。
什么样的孩子才算多动症患儿呢?幼儿多动症的诊断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 , 因为注意力不集中、任性冲动、好动是大多数2~5岁儿童的日常行为 。
有研究显示大约40%的儿童在4岁时被父母和教师注意到有注意问题 , 这些问题是短暂的 , 常在3~6个月内消失;在3~4岁儿童即使其症状的频度和严重程度达到足以诊断多动症 , 在学龄期或青少年期也仅有48%仍保持原诊断 。 这些研究表明 , 3~4岁儿童出现显著注意不集中和多动 , 至少半数并不持续到青少年期 。 另一研究报道仅有大约5%~1 0%幼儿期被父母、教师认为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在2年级时诊断为多动症 。
然而 , 过分的冲动、注意不集中会影响亲子关系 , 阻碍儿童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化的发展 , 因此近年来强调早期诊断的必要性 。
在幼儿多动症的诊断的过程中 , “与年龄发育不相称的”活动过度和注意力不集中是与正常儿童重要的鉴别之点 , 症状的持续存在 , 超出了应激或环境改变所致的适应不良 , 也是有用的指标;症状出现在家庭以外的多种场合 , 如幼儿园、公共场所 , 症状表现在父母以外的人面前 , 如老师;严重影响其社交、教育或家庭管理也是必须考虑的 。
环境应激、亲子关系不良、对立违抗性障碍或适应性障碍也可以出现多动、注意缺陷的表现 , 应注意鉴别 , 这些也是幼儿多动症的诊断需要注意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