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仙必成 坐忘论( 二 )


【学仙必成 坐忘论】
宇宙间为什么要生人生物?这个问题最难解答 , 留到后来再研究 。 我们现在所急须知道的 , 就是用如何方法 , 可以免除老病死之苦 。
生与死 , 是相对的 。 既有生 , 自然有死 。 若要不死 , 先须不生 。 所以佛家专讲无生 , 果真能做无生地步 , 自然无生 。 庄子《大宗师》篇“杀生者不死”亦是此意 。 但所谓无生不死 , 乃心性一方面事 , 肉体之衰老病死 , 仍旧难免 , 痛苦依然存在 。 因为有以上缺点 , 仙家修炼功夫 , 遂注重肉体长生 , 欲与老病死相抵抗 。
虽然方法甚多 , 但不是每一个方法都能达到目的 。 法之不善者 , 非徒无益 , 而且有损 。 道书虽不可不看 , 却不可尽信 。 有些道书 , 是冒名伪托的 , 根本就无价值(伪托书中 , 亦有好材料 , 要自己善于识别) 。 有些道书的作者 , 对于此道 , 并未十分透彻 , 竟大胆的做起书来 , 贻误后学 。 有些道书 , 虽有作用 , 做书的意思 , 是要给当时几个富贵人看的 , 并未替普通人设想 。 有些道书 , 故意闪烁其辞 , 指鹿为马 , 不教人识透其中玄妙 。 有些道书 , 叠床架屋 , 头上安头 , 节外生枝 , 画蛇添足 , 分明一条坦途 , 偏长出许多荆棘 。 有些道书 , 执着这面 , 而攻击那面;或是笃信那面 , 而不信这面 。 岂知实际上做得好 , 两面俱能有成 , 非如水火冰炭之不能相容 。 设若尽信书 , 反误了大事 。
不得口诀 , 无从下手;只凭口诀而缺少经验 , 亦难以成就 。 口诀几句话可以说完 , 经验需要随时指点 , 对症用药 。 口诀是死板的 , 经验是活泼的 。 若非自己经验丰富 , 不足以教人 。
清静功夫 , 与阴阳功夫(余所谓阴阳功夫 , 比较江湖先生所传授者 , 大有分别) , 素来是立于反对地位 。 我认为二者皆有功效 , 但在今日环境之下 , 不便和诸位道友谈阴阳功夫 。 因为条件不完备 , 实行起来徒惹麻烦 , 加添魔障 。
即就阴阳功夫而论 , 亦仅能施于初下手之炼精化气;及至中间炼气化神 , 阴阳功夫已无能为力 , 自然走到清静路上来了;最后之炼神还虚 , 更非清静不可 。 所以 , 此后专讲清静 。
一步登天 , 是不可能的事 。 吾人若立志与造化相抵抗 , 须要分开步骤 , 循序渐进 , 不宜躐等而求 。 这件事 , 是实行 , 不是空想 。 空想 , 可以唱高调;实行 , 则当由远及近 , 由浅入深 。
变通在世间做人的办法 , 一生过程 , 大概分作三段:二十五岁以前 , 是求学时代;二十五岁以后 , 至五十岁 , 是进取时代;五十岁以后 , 至七十岁 , 是保守时代;过了七十岁 , 身体衰朽 , 待死而已 。 此指健康无病之人而言 。 若素来多病 , 到了六十多岁 , 就如日落西山 , 未必人人都有能活到古稀之寿 。 所以人生过了五十岁 , 即当抑制自己的野心 , 勿再和社会奋斗 , 要留一点余力 , 和造化小儿及阎王老子奋斗 。
终身为生活奔走的人 , 谈不到修炼二字 。 最低限度 , 也要家庭生活勉强可以维持 , 用不着再去劳心劳力 。 年龄将届五十 , 已经饱尝人生痛苦 , 阅尽世态炎凉 , 觉得做一个人实在没有意味 , 此时正是学道的好机会 , 就应该即刻预备起来 。
第一步 , 先将家庭事务安排妥贴 , 让他们生活无忧 。 儿子能负担者 , 就交托于儿子 。 儿子尚未成立者 , 暂时请至亲好友代为照管 , 或令他们和叔伯家庭住在一起 , 然后自己方能脱身 。
另外提出一笔修炼经费 , 估计能管五个人的生活开支已足 。 虽不要过于奢侈 , 亦不宜十分刻苦 。 因为中年以后的人 , 身体多半亏损 , 或须药饵调理 , 仅靠普通饭菜 , 恐不足以养生 。 所谓五个人者 , 乃最合式的道友二人或三人 , 佣工二人或一人 。 连自己共五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