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水牛

陕南水牛, 是主产于陕西省南部地区的一个水牛地方品种, 主产区为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盆地, 主要分布于汉中市的洋县、西乡、勉县、城固、宁强、南郑及安康市的汉阴、汉滨、石泉、平利等十县 。 主要用途是役用, 饲养方式以平时放牧, 春冬舍饲为主 。

陕南水牛

文章插图

一、一般情况
1、中心产区及分布
陕南水牛原产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盆地, 主要分布于汉中市的西乡、勉县、城固、宁强、南郑、洋县及安康市的汉阴、汉滨、石泉、平利等10个县(区), 盆地周围的镇巴、宁陕、留坝亦有少量分布 。
2、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陕南水牛的主产区介于秦岭与大巴山之间汉江流域的河谷盆地, 是我国内陆饲养水牛的偏北地区, 地貌有低山、丘陵、平原等类型, 海拔220~560m 。 气候温和湿润, 年平均气温15.2℃, 无霜期235天左右;年降水量682mm, 多集中在7~9月份, 年降雨量多于降雪量;风力5~6 级, 属北亚热珲内陆性季风气候 。 汉江横贯中部, 形成以汉江为主的水源 。 土质有潮土、淤土、水稻土、黄棕壤、棕壤、暗棕壤6类、16个 亚类、36个土属、74个土种, 保肥力中等, 呈中性偏碱 。 农作物为一年一熟 。 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 盆地主要牧草是莎草、白 羊草、茅草、马斑草等 。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1、品种形成
据有关文物、文献记载, 陕南水牛有着悠久的饲养历史 。 一是清嘉庆七年(1802)由严如煜编写的《汉中府志》载有水牛;二是汉中市博物馆(汉台)展出从汉中市郊东方红砖厂出土的南宋(1133—1279)文物陶水牛, 可推想饲养水牛至少有700~800年的历史 。 另据研究, 汉中至少在西汉以前已种植水稻、犁水田, 特别是水泥没腹的烂泥田, 多用水牛耕种 。 在当地生态和饲养条件下, 逐渐形成了陕南水牛这一地方品种 。
2、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1987年陕南水牛存栏量为1.68万头 。 2006年陕南水牛存栏量为2.06万头(汉中1.8万头、安康2473头), 其中种公牛1703头, 适繁母牛8391 头(汉中7566头、安康825头) 。
陕南水牛经过多年改良, 背腰明显宽平, 尻部明显宽广, 中后躯明显发达, 公、母牛的平均体重由442.72kg和398.47kg提高到468.7kg和 487.1kg, 屠宰率达到49.2%和48.6%, 逐步由役用向肉用方向转变 。 但由于繁殖率低, 导致水牛数量逐年下降, 接近濒危 。
陕南水牛

文章插图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1、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
陕南水牛体型中等, 基础色灰色占69.4%, 黑色占29.4%, 全身白毛者仅占1.2% 。 体躯腹面及四肢内侧皮肤呈粉红色, 毛色灰白, 且稍细 密 。 无白带、白头、白背和白花 。 头长, 额窄, 嘴方宽, 鼻镜黑, 耳宽短、平伸, 耳壳薄, 耳端尖;角底部粗, 呈扁平菱形, 平行伸向后、弯成箩筐状, 多为小圆环角 。 眼眶突出, 眼圆大 。 颈细长, 胸宽深, 无颈垂和胸垂 。 体躯粗重、矮壮, 身短, 腹大而圆, 鬐甲显露, 元肩峰 , 背腰宽平而短, 腹圆大, 无脐垂, 尻宽广、稍倾斜 。 四肢短而粗壮, 四肢下端多见“白袜子”, 蹄色黑而墩圆 。 尾短小、附着高、长不过飞节, 尾帚呈灰黑色 。
(2)体重和体尺
2、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
经测定大腿肌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水分75%, 干物质25%, 其中粗蛋白20%、粗脂肪4.1%、粗灰分0.9% 。
(2)役用性能
陕南水牛役力较强, 一般3岁调教, 4岁使役, 5~9岁役力最强 。 据测定, 用山犁单套耕收割水稻后的湿板田, 成年母水牛耕深20cm、耕宽25cm, 每小时耕地259.56m2, 日耕地0.13hm2;成年公牛耕深20cm、耕宽40cm, 每小时耕地502.63m2, 日耕地0.2hm2 。 最大挽力公牛301.11kg, 母牛250kg, 阉牛310kg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