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之按键实验

名称:51单片机之按键实验
说明:键盘是计算机最基础、最重要的输入设备之一 。对于键盘来说,其工作任务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项:
(1)、按键识别 。即判断有无按键按下 。
(2)、求键值 。判断哪个键被按下 。
(3)、执行相应的操作 。
在这里,实验所用到的键盘为独立键盘和矩阵键盘 。
对于独立键盘,它的每个按键需要占用一个IO口 。一般来说,按键一端接地,另一端接IO口 。当按键按下时,线路被导通,IO口被拉低,即状态为‘0’ 。所以在使用是我们一般把对应IO口置成高电平,然后不断检测此IO口是否被拉低,从而判断按键是否按下 。
对于矩阵键盘来说,它用较少的IO口完成较多个按键的功能 。但软件设计的复杂度相应增加些 。一般来说,矩阵键盘是由多个行线和列线交叉在一起组成,每个单独的键盘仍是独立键盘 。由于每个按键的两段都不接地,所以使用时需要人为的将对应的IO口置低 。具体来说,是使用扫描的方式,先固定一行或者一列的按键公共端为低,然后在按列检测每一个按键的另一端 。如此往复,直到完成整个键盘的扫描 。
The last but not least,对于按键实验来说,消抖一般来说是避免不了的 。对于机械按键,在一次按下按键的过程中,会产生前沿抖动(按下)和后沿抖动(释放) 。在具体使用时,一般有两种方式可以消抖,一个是硬件电路进行消抖,另一个则是使用软件消抖 。在本实验中使用的软件消抖的方式 。
软件消抖:说白了就是延时一段时间(一般为5-10ms),看是否确实还是原来的电平 。一般来说,没有经过硬件消抖的情况下,最好都进行软件消抖 。(虽然对于某些具体应用来说,不进行软件消抖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如本实验中矩阵键盘实验,不涉及到对同一个数字的连续操作,所以不消抖也是可以的 。但是独立按键实验则必须要进行消抖,否则num会变化的不稳定) 。
哦,还有一点,对于51单片机IO口来说,复位之后IO默认输出的都是高电平 。举个P0的例子说明问题,P0在复位之后输出的是FF 。如果在程序中不进行主动赋值(即P0不出现在=的左边),那么P0口将一直保持高电平 。即使在过程中被某些电路拉成低电平,之后P0也会被自动拉回高电平 。这就解释了独立按键实验中,后沿消抖用的是while(keyboard1!= 0xFF) ;对于具体的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大概和IO口内部的逻辑电路有关 。当然,如果在程序中把对应端口进行人为的赋值了,那么那将保持赋值后的电平了 。
*/
#include
#define keyboard P0
#define digitaltube P2
#define keyboard1 P1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共阳极段码(a在低位,dp在高位)
uchar code _data1[16] ={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88,
0x83,0xC6,0xA1,0x86,0x8E
};
//延时函数
void delay_ms(unsigned int n)
{
unsigned int i=0,j=0;
for(i=0;i
for(j=0;j<123;j++);
}
//一位数码管显示数字
void DisplayNum(char num)
{
digitaltube = _data1[num];
}
//消除抖动,判断按键是否按下
int Debounce()
{
uchar temp = keyboard1;
int res = -1; //初始化
delay_ms(10); //延时10ms
if(temp == keyboard1)
res = 0;
return res; //返回结果
}
//独立按键实验:通过两个独立按键实现数字加1减1,然后用数码管显示
void IndButton()
{
char num = 0;
while(1)
{
if(Debounce() >= 0) //通过软件消抖判断是否按下按键
{
switch(keyboard1)
{
case 0xFE: //+1按键
++num;
if(10 == num)
num = 0;
break;
case 0xEF: //-1按键
--num;
if(-1 == num)
num = 9;
break;
}
while(keyboard1 != 0xFF) ; //等待按键释放
}
DisplayNum(num); //数码管显示数字
}
}
//矩阵键盘扫描
int KeyScan()
{
uchar i = 0,temp = 0,temp1 = 0;
uchar res = 0; //返回最终的结果
for(i = 0;i < 4;++i)
{
//选定行,即对应行输出低电平
if(0 == i)
temp = 0x80;
//temp = 0x40;
else
temp = temp>>1;
temp1 = (~temp)&0x0F; //保留低四位,用作判断列
keyboard = ~temp; //选中第i行
if(temp1 !=(keyboard & 0x0F)) //判断是否按下按键,比较判断列
{
delay_ms(10); //消除前沿抖动
if(temp1 != keyboard & 0x0F)
{
//判断是哪一列
switch(keyboard & 0x0F)
{
case 0x07:
res = i*4+0; //计算返回结果,i行0列
while(temp1 != 0x0F) //消除后沿抖动
{
temp1 = keyboard & 0x0F;
}
break;
case 0x0B:
res = i*4+1;
while(temp1 != 0x0F) //消除后沿抖动
{
temp1 = keyboard & 0x0F;
}
break;
case 0x0D:
res = i*4+2;
while(temp1 != 0x0F) //消除后沿抖动
{
temp1 = keyboard & 0x0F;
}
break;
case 0x0E:
res = i*4+3;
while(temp1 != 0x0F) //消除后沿抖动
{
temp1 = keyboard & 0x0F;
}
break;
}
return res;
}
}
}
return res;
}
//矩阵键盘实验:4*4的矩阵,数码管显示所按的按键键值
void MatrixButton()
{
uchar res = 0;
while(1)
{
res = KeyScan();
DisplayNum(res);
}
}
int main()
{
// IndButton();
// MatrixButton();
while(1)
{
P0 = keyboard1;
}
return 0;
【51单片机之按键实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