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越轨,妈妈在女儿面前痛哭被骂:家长该不该在孩子面前哭?

丈夫出轨,妈妈在女儿面前痛哭被骂:家长该不该在孩子面前哭?前几天,都市婚姻悬疑剧《白色月光》因为一个育儿问题上了热搜——家长该不该在孩子面前哭?
因为好奇,常爸就点了其中一个片段,最大的感觉就是,演员宋佳把一个遭遇重大打击后的崩溃妈妈,演绎得特别真实:
在亲眼目睹丈夫出轨之后,张一(宋佳饰)在车内哭,吓到了坐在后座的女儿笑笑,于是不明所以的女儿也跟着哭 。
孩子一哭,张一更加觉得烦躁,不过此时她还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所以一直念叨着“笑笑你别哭了”,想让孩子安静一会儿 。但孩子不听,张一终于忍无可忍,失控地开始“咆哮”,完全失态,疯狂地用身体撞击椅背:
说实话,这一幕,别说孩子了,大人看了都得哆嗦 。
在意识到自己的“花容失色”把女儿吓到之后,张一开始不知所措地、一个劲儿地“哄”女儿:
妈妈不是故意的;
妈妈跟你闹着玩呢;妈妈跟你开玩笑呢 。
为人父母的不易,就是当内心承受了地震般的摧毁之后,还得把稀碎的心先放一放,去照顾孩子的情绪,最好还能装作若无其事,让孩子觉察不出自己的崩溃 。
保护孩子,憋死家长,在孩子面前始终保持镇定自若、“温柔而坚定”,一直是非常“政治正确”的教育理念 。这话当然没错,我们很多人也以此来要求自己 。
可是,现在我想问的是,在鸡飞狗跳、家长里短的现实生活里,成年人谁还没个崩溃瞬间?
那我们无关孩子的负面情绪,甚至是偶尔的崩溃情绪,能不能、可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表达和宣泄?
常爸自己的答案是:能——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 。
【老公越轨,妈妈在女儿面前痛哭被骂:家长该不该在孩子面前哭?】
当然,我们讨论的前提,是你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心平气和、心态良好,如果你动不动就崩溃、歇斯底里、迁怒孩子,那么以下内容或许对你不适用,你应该寻求专业的帮助、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
别演了,孩子早就看出来你不对劲了
很多爸妈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坚决不在孩子面前拌嘴、流泪、崩溃 。但是又架不住自己被一地鸡毛的生活搞得心力交瘁 。这时该怎么办?
装 。
只要我装的够到位,孩子就不会发现我“不对劲” 。
但事实是,孩子往往是最先察觉到你“不对劲”的人,他们远比你想象的要敏感、聪明 。
曾经刷屏的现象级电视剧《小别离》中有这样一幕:夫妻俩闹矛盾铁了心要离婚,但为了不影响即将中考的女儿的心情,一直忍着不说,结果在视频聊天中露了馅 。
女儿一语道破:“你们俩怎么坐那么远?”
你的变化、家庭氛围的变化往往很微妙,孩子却总是能很敏锐地捕捉到这些不同,所以这事儿说来也挺奇妙的 。
如果你强装没事,孩子说不定会胡思乱想:
爸爸妈妈要离婚了吗?妈妈不开心是因为我吗?妈妈会不喜欢我吗?……
儿童的想象力丰富,脑补能力更是一流,所以你倒不如坦诚一点,和孩子倾诉一下,说不定还能收获这个小天使一个爱的抱抱 。
当父母又不是当圣母,干嘛这么委屈自己?
常爸很欣慰的是,我们这代父母,越来越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不会动不动打骂孩子,也会极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温馨的环境 。
只是话说回来,咱们是当父母,又不是当圣母,就不要拿“非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了 。
每个人都有一个情绪背包,被你压制住、不发泄出来的情绪会被装进这个背包,长此以往,你积压的负面情绪会让你不堪重负,甚至拖垮你 。
曾经看过一期哈佛大学的公开课,教授提到,排解负面情绪的技巧,首要就是准许自己为人(the permission to be human),也就是尊重和正视自己的负面情绪 。
每个人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都是需要有合理的表达和宣泄途径的,即使是在孩子面前,我们也可以正当表达 。
否则你明明强压怒火,看这不爽看那不爽看孩子也不爽,一个不小心,孩子就可能“躺枪”,像剧中的张一,自己拼命压制住情绪,结果最后还是在孩子身上发泄崩溃,大吼着让孩子闭嘴,把孩子吓到 。
而且,孩子是应该从你身上体会到多变的、丰富的、而且是正常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表达,他从你身上看到的无奈、生气、悲伤、愤怒等等情绪,原本对他也应该是很好的“共情力课” 。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比如家里老人去世,能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哭?孩子太小,可能还不懂失去亲人的痛苦,如果你也不表达,装没事,孩子反而错失了体会他人痛苦、共情“悲伤”情绪的机会 。
而让孩子试着理解成年人的世界,往往也得通过你的这些“负面情绪” 。微博上一个网友的言论,常爸很赞同:
父母不是无所不能的,孩子和父母是相互陪伴的家人,彼此都应该在情绪谷底的时候,给对方一些安慰,父母不必把自己架到高处,孩子也没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像这位爸爸说的:现在的育儿理念大多是放过孩子,憋死家长 。但其实完全可以找个平衡,让家长自己也好过一些 。
负面情绪的表达,要有方法
“该不该在孩子面前哭”,之所以有人认为“不该”,是因为父母太过歇斯底里的情绪宣泄,往往会吓着孩子,平静的父母骤然间形象崩塌,甚至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
所以负面情绪的表达,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
不要转嫁情绪
我们在开头的时候就给话题设定了讨论前提——你的负面情绪跟孩子无关,所以不把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是你能心安理得发泄负面情绪的前提 。
上班时受了委屈,回家对孩子不理不睬,烦躁地轰他离开你的房间;
你赶时间上班,但孩子还是慢悠悠的样子,你忍不住对他大吼大叫,拽起他粗暴地给他穿衣服换鞋;
孩子哼哼唧唧惹得你心里更烦了,你抱起他的屁股就打起来……
情绪是发泄了,过后自己并不会感觉好一些,反而会被随之而来的愧疚感折磨,责怪自己为什么没忍住 。
其实情绪并不需要忍住,只是需要相对理智的表达 。和孩子好好说话,把他当做可以倾诉的对象:
妈妈今天好累啊,你让妈妈自己一个人待会行不行?妈妈现在很生气,不过不是因为你,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让妈妈很烦,所以妈妈现在不能心平气和地陪你了,给妈妈点时间好吗?
这同样是负面情绪的表达,好好说话,能帮助我们感觉更好 。
如果歇斯底里,记得给孩子做心理建设
如果我们的情绪已经到了理智无法控制、完全失控的时候,其实也还是有事后补救的办法 。
不过像剧中张一那样的安抚方式,实属算个反面典型:自己还处于崩溃的状态,孩子也一直在哭,这时候语无伦次地安慰孩子说“妈妈逗你玩呢”,显然,孩子不能信 。
不妨给孩子和自己一个冷静期,允许孩子尽情哭泣,也给自己一点平复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也可以组织措辞,想想看怎么解释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从而把伤害降到最低 。
所以常爸建议,等自己情绪平复之后,再来和孩子好好聊聊,一定要不遗余力地告诉他:爸爸/妈妈真的很爱你 。
也要和孩子解释,当时为什么会那样,要让他明白,自己的咆哮和他无关,并及时向他道歉 。
道完歉之后,别忘了给孩子一个拥抱,通过语言和肢体,让他反复确认:爸爸妈妈是爱我的,我在爸爸妈妈这里很安全 。
做父母之后,琐事缠身,自顾不暇,我们尤其需要照顾好自己,关照好自己的情绪,负面情绪不是洪水猛兽,孩子也不是玻璃心,什么都经受不得 。只是我们需要给负面情绪找一个更合理的出口,和孩子能搭建起关于自身负面情绪的沟通桥梁 。
你在孩子面前哭过吗?愿意跟我们分享你的故事和感受吗?欢迎在下方留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