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沙漠人参的大芸是什么
人们提及补益首先想到的就是人参 。“东北有三宝,人参、鹿茸、乌拉草”,这是小学课本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其实,新疆沙漠地区也有一种沙漠人参肉苁蓉(别名大芸) 。由于其特殊的光热自然环境,使其补益力量强,且适合长期补,它对人的补益和人参相似 。人参是补气的,肉苁蓉是补阳的,所以它有“沙漠人参”之称 。
您现在看到的这个生长在且末县河东治沙基地沙土地里的,长相有一点像菠萝,开着紫色花朵的东西,就是有着“沙漠人参”美称的珍贵药用植物——肉苁蓉 。
大芸,一种多年寄生的草本植物 。常常生于沙漠中的梭梭、红柳、白剌、沙拐枣及蒿类等植物根部,依靠这些植物供给养料和水份 。它在沙质土壤中,不见阳光能长到50公分至75公分 。在地下生长时,没有叶,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无叶绿素合成 。
肉苁蓉别名大芸,在新疆地区主要分布在北疆古尔班古通特沙漠和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的流动、半流动、固定沙地、盐地、戈壁等地,寄生在梭梭,红柳,碱柴等盐生沙尘植物的根部 。它是珍贵的药用植物,是我国中医用途最广的中草药之一,在抗衰老、延年益寿等方面的作用仅次于人参,所以它的经济价值是很高的 。
出土后,抽苔的苗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而合成叶绿素,使黄褐色的鳞片变成青紫色 。当你走进新疆的沙漠,看到从寸草不长的沙漠中突然冒出一支支粉红色或紫红色的鲜花,没有叶子,只有美丽的花朵 。向下挖下去,你就会挖出一条白色似肉的茎,表面密布鳞片,基部粗大,寄生在一条细细的根上,这种神奇的植物就是名贵中药肉苁蓉 。肉苁蓉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芸,又称为荒漠肉苁蓉或肉苁蓉;另一种是红柳大芸,学名叫管花肉苁蓉 。成片的大芸如不及时采集,会形成白紫色花丛,十分艳丽 。没有出土的大芸披挂黄色鳞甲,很象古代战将披挂的战甲,故名“黑司令” 。刚开的花是白色,后来变成紫色,并有芳香气味 。
中医师指出管花肉苁蓉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延缓衰老等功效,传统上广泛用于治疗男子阳痿、遗精、女子月经不调、闭经、虚寒泄泻、便秘等疾病 。
传说中,它是天神派神马赐给成吉思汗的神物 。历史上著名的“十三翼之战”是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各部时的一次重要战役,金明昌元年(1190年),铁木真的结拜兄弟札木合,因嫉恨铁木真的强大,联合泰赤乌等十三部共三万人,进攻铁木真 。铁木真得报后,集结部众三万人,组成十三翼(营)迎敌 。双方大战,铁木真失利,被围困于长满梭梭林的沙山,饥渴难耐,筋疲力尽 。札木合当众残忍地将俘虏分七十大锅煮杀,激怒了天神,天神派出神马,神马一跃到成吉思汗前面后,仰天长鸣,将精血射向梭梭树根,然后用蹄子趵出了像神马生殖器一样的植物根块,成吉思汗与部将们吃了根块,神力涌现,冲下沙山,一举击溃了札木合部落,抢了财物和女人,为统一蒙古奠定了基础,从此,成吉思汗拉开了一个征服欧亚大陆的时代 。
肉苁蓉因其名还有许多轶事,相传北宋著名史学家刘贡父宴请苏轼等文人学士喝酒,苏轼的子弟有事找他回家,苏便起身告辞,此刻刘贡父正喝得高兴,意欲挽留,笑曰:“幸早里,且从容 。”苏轼不加思索,答道:“奈这事,须当归 。”在座宾客们听见这般对答,都纷纷称赞两位才智过人,出口成对 。原来,刘贡父的出句表面意思是时间还早,不要着急,这六字中却包含了三味水果和一味中药,即杏、枣、李和苁蓉 。答句的意思是怎奈这事,必须我回去处理,妙的是六字中也含三果一药,即奈(音nai,苹果之一种)、蔗、柿和当归 。刘、苏在随意谈话中,特别是苏轼于急忙回家前,迅速而贴切地对出这样的妙对,流传千古 。
大芸根呈块状,肉质,茎圆柱形,叶片鳞状,叶和茎黄褐色,开蓝色或紫褐色花 。全草入药,可食用,而且有滋补的药物功能 。
这几年来,由于人们对肉苁蓉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人们开始研究如何进行人工的肉苁蓉种植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
新疆肉苁蓉开发潜力较大,采收要结合市场需要,采取定点采挖,轮封轮采,利用该品种再生性强的特点,使资源得以休养生息,永续利用 。种植肉苁蓉是一项朝阳产业,对开发沙区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治理沙漠、发展沙漠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
近年来,新疆且末县依托重点防护林工程大力开展防沙治沙生态建设,并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接种肉苁蓉,走以林养林、生态经济型林业发展模式,促进沙产业逐步兴起和壮大 。
【俗称沙漠人参的大芸是什么】如今,且末沙漠种植、沙漠旅游等不断拓宽的沙漠产业渠道,让且末县提出的“万里黄沙变万两黄金”的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且末县建设全疆最大梭梭大芸种植基地的设想也在稳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