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下种“草”?省农科院这项技术为沂蒙老区解决了农业提质增效难题

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 孙杰 临沂报道
“我们原来都是除杂草 , 没想到这个果园还抢着往树下种草 。”近日 , 在临沂市费县举行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21A43)“农业面源污染高效防控关键技术”培训及现场观摩会现场 , 和果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费县农民看了之后 , 直呼不可思议 。
【山楂树下种“草”?省农科院这项技术为沂蒙老区解决了农业提质增效难题】山楂树下种“草”?省农科院这项技术为沂蒙老区解决了农业提质增效难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观摩会现场
其实 , 这里的草并不是杂草 。山东省农科院资环所所长李彦说 , 这是根据费县丘陵耕地多、水系发达的特点 , 为其量身打造的“农业面源污染高效防控关键技术” 。和以往果树下长得杂草不通 , 这里种的二月兰、长柔毛野豌豆、箭筈豌豆等品种的草是经过反复试验的 , 既有观赏性、又能做肥料 。
在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孙宗昭看来 , 省农科院带来的这些技术对当地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目前 , 费县共有耕地面积160万亩 。其中 , 山区丘陵地约占40% 。受传统种植模式影响 , 用肥不合理、利用率不高 , 一直制约着当地农业提质增效 。”孙宗昭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 , 老百姓迫切需要科学施肥、配方施肥这些技术 , 农科院专家来了之后 , 给我们出了这些技术模式 , 对当地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
据悉 , 这项技术如果成功 , 很有可能在全省推广 。李彦表示 , 现在单项技术很难发挥作用 , 我们把它放在区域尺度 , 以费县作为一个典型的区域 , 把整县的面源污染防控技术 , 研究出个技术模式来 , 也可以在全省尤其是东部丘陵地区进行推广 。
来源:海报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