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筑 西工大老校长:百炼成金解材料难题;建国内最大无人机基地

“学者两件事,道德文章。对于知识分子来说,要在事业上精益求精,要有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的情操;它应该既是商业专家,又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傅恒志
90多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院士傅恒志被称为“三高”老人:老、高产、优质。风华正茂时,他仍坚持写作、讲学、研究,忠实践行“文者二事,道德文章”的人生信条。

陈小筑 西工大老校长:百炼成金解材料难题;建国内最大无人机基地


文章图片
傅恒志 傅恒志
中国腹地杰出人物
河南开封地处中国腹地,属于中原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929年,傅恒志出生在这片土地上。
傅恒志的父亲思想开放,善于经商,所以他出生在一个公平的家庭,四岁开始在私立学校学习。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全家逃往Xi安。虽然他一路流浪,但他从未中断过学习。1946年毕业于Xi市安慧文中学。
此时,国家正处于内乱之中。傅恒志看到社会上的人贫穷、受压迫、受欺凌,没有地方为他们报仇。他决心做更多的实事,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很多高校慢慢复学。为了不违背父亲的意愿,傅恒志当时考入了洛阳的焦作工学院。他偷偷改变了自己的愿望,把父亲想要的采矿和煤矿部门改成了机械部门。
作为复学后的第一次招生,学校连教材都收不到,所有的课程都是英文影印。那时,入学的第一个困难是英语。很多专业技术词汇老师都分不清。他们只能在课堂上看书和查字典。这些学习经验为傅恒志后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焦作工学院学习一年后,因战争无法返校的傅恒志转学到西北工学院。1950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留在一家机电实习厂当助教。正是在工厂的这段时间里,傅恒志才能真正实践,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开始进入学术成长阶段。
1952年9月,傅恒志被派往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研究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他学习俄语,并与苏联专家一起进行专业而系统的学习。毕业后,他回到西工大继续教书。
去苏联学习,向材料学习
1958年夏天,傅恒志成为中国唯一一个考入苏联选角专业的研究生。他跟随当时铸造学科的资深人士聂恒奇,前往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研究航空空航天常用的耐热合金。
当时,镍基高温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空航天尖端技术领域。该合金以高含量的铝和钛为主要强化元素,必须以真空状态熔化铸造,否则容易氧化。
考虑到当时国内没有real 空冶金条件,傅恒志提出开发一种不含铝或钛,不需要real 空熔炼,性能与含铝和钛的镍基高温合金相当的高温合金,以解决国内没有real 空环境下的迫切需求。
傅恒志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导师聂恒奇,师生们一拍即合。“敢于思考前人没有想到的,敢于做前人没有做到的,并且有创新思维。”导师对他赞不绝口。
傅恒志设计了60多种、上千种样品,每个样品需要经过800度、6000小时的组织稳定性试验和强度试验。测试需要数百甚至数千小时。为了节省时间,他从早到晚都呆在实验室里,有时通宵达旦地处理样本。
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和反复筛选,他终于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高温合金“无铝无钛镍铬基”。不需要真空熔化浇注,具有与铝钛镍基合金相同的性能优势。当时被认为填补了空国际高温合金领域的空白,得到导师的高度评价。
傅恒志在论文《镍铬基铸造高温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研究》中写了这些研究成果。论文答辩前,他研制的新型镍铬基高温合金被用于苏联某航空空发动机的导叶上,并申请了苏联的科技发明专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