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 无数母亲都会纠结的问题:剖析母乳性黄疸

原创 张成强 关爱新生代
沃斯基先生说:“10个婴儿是8个黄色的,其中7个吃母乳。”可见,母乳性黄疸极其常见,但看书时对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认识模糊。今天,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个话题。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
母乳性黄疸是指宝宝血液中胆红素增加,表现为皮肤发黄。母乳性黄疸不同于病理性黄疸,是良性的。婴儿的主要特征是眼睛白或手掌和脚黄。一般没有其他症状。边吃牛奶边睡觉,长胖是正常的。
黄疸的正常值是多少?
黄疸的正常值并不是固定的,黄疸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所以真正的正常值是根据胎龄和宝宝年龄绘制的曲线。

【母乳性黄疸 无数母亲都会纠结的问题:剖析母乳性黄疸】曲线解释:
先确定宝宝的出生胎龄,也就是出生那天是多少周。
确定胎龄后,确定参考曲线,35-37周为橙色,38周为红色,38周以上为蓝色。
确定宝宝的出生日龄从而确定横坐标。
曲线上与横坐标对应的点的纵坐标就是宝宝的黄疸参考值。
左纵坐标胆红素单位是 mg/dl,右纵坐标的胆红素单位是 ummol/L,他们的换算公式是 1mg/dl=17.1ummol/L。
母乳性黄疸在3-5天后出现,在出生后2周内达到高峰,然后在接下来的3-12周内慢慢降至正常水平。图表中5天及以后的数值将保持不变,这是黄疸的正常参考值。
为什么会出现母乳性黄疸?
首先要区分母乳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
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是因为早期母亲乳汁不够又没有给宝宝加配方奶,导致宝宝吃的不够,从而引起黄疸。宝宝出来黄疸外,还有大便排出延迟,小便量少并发黄的表现,出生在 3 天内的胆红素会升得很快,每天经皮胆红素的升高速度会超过 5mg/dl,常常需要住院。
然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母乳性黄疸并没有那么可怕。虽然病因不明确,但我们发现所有母乳性黄疸的宝宝都是纯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黄疸值达不到光疗曲线的指标。
如何治疗母乳性黄疸?
正常情况下,不建议自己停止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被认为是一种生理现象,既然没有危害,不超过 12.9mg/dl 就不需要治疗。断奶虽然可能使皮肤黄疸暂时缓解,但继续母乳喂养后皮肤还会再变黄,所以还是不建议妈妈们自行停母乳。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奶量应该维持在150ml/kg,因此,随着宝宝体重的增加,奶量应该也是增加上去的。在奶量方面,宝宝出生后的第1周,妈妈应该在宝宝发出饥饿信号时进行喂养,通常24小时内喂养8-12次。到宝宝出生后第4周,母乳喂养的频率可以减到每日7-9次。
如果黄疸加重,需要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停止母乳喂养
黄疸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要注意观察趋势,如果觉得宝宝黄疸有加重,特别是觉得眼白变黄,或黄疸值超过了 12.9mg/dl,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暂停母乳喂养,停多久同样要遵医嘱。
如果黄疸指数高,需要住院或停止母乳喂养。为了保持乳汁持续分泌,建议妈妈在乳汁上升时吸出或挤出母乳,倒入储奶袋,存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当宝宝黄疸消退后,可以取出解冻喂给宝宝。
再次强调,对于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不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要给宝宝吃足够的奶。特别是在生下来的前3天,妈妈的乳汁一般都不太充足,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追加配方奶喂足宝宝,这一点非常重要,能够大大预防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
参考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Subcommittee on Hyperbilirubinemia. Management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the newborn infant 35 or more weeks of gestation. Pediatrics 2004; 114:29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