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工子弟学校 打工子弟学校关闭之后 “抢救”废墟里的图书

原创 秦宽 南都观察家
新京报深度部前采访人员秦宽长期关注城市移民问题
全文3100余字,读完约需6分钟
8月的一个星期二,宜华和同事回到其中一所学校,准备搬书,发现学校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完全毁了”,整个校园都被夷为平地。志愿者们开始从废墟中抢救书籍。学校校长在北京附近的燕郊有一所亲戚办的流动儿童学校。他只是把所有的书拿走了。
剩下的是大得吓人、空空的书架。曾经亲自搭建起图书馆的志愿者们又纷纷前来搬书架。此后一周,他们都在疲于奔命地找学校,安置书架。令他们担心的,是那些被迫失学又无法分流的打工子弟们。毅桦记得,17馆的孩子们大部分都得不到分流,在遭遇疫情的2020年,他们必须另寻新校,或无奈返乡。
“我们已经关闭了四个展馆。”宜华说。当北京集中火力抗击疫情时,易华和她的团队正在为一堆旧书架、数不清的专辑和名人寻找住处。
毅桦是公益机构“新公民计划”的项目负责人之一,主导着旗下“微澜图书馆”的运营——通过在学校或流动人口聚居的社区开设公益图书馆,为打工子弟提供免费图书,并以此培养流动儿童的持续自主阅读能力。截至目前,新公民计划已陆续在北京、广州开设过39个分馆,服务过37929名学生。
今年8月,坏消息接连传来,“像雪崩一样严重”:一是小武吉村双新学校23号馆宣布无法正常运营;随后,昌平区马池口镇楼子村北的17号大厅也被关闭。前不久,14号馆所在学校的校长突然在图书馆志愿者群里发了一条信息:“村要拆,校要关!”
▌让图书馆运营起来
2018年,当“卫兰图书馆”启动时,北京的一些政策变得更加严格。通过“以工治人”的方式,腾空土地6484多公顷,拆除其上的违法建筑,依附其上的农民工要么返乡,要么另谋出路。
城市务工、流动儿童再度成为主流话题。
2018年,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3500多万流动儿童,常年随父母外出打工。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一些孩子变得孤僻、自闭和缺乏安全感。新市民计划总干事魏嘉瑜认为,这些孩子是“时代进程中承受压力的人”。
新公民计划是中国较早投入城市移民、打工子弟援助等议题的行动倡导型公益组织。2017年,在他们追踪过的北京121所打工子弟学校中,半年内,就有22所学校被拆除。这些学校的学生们则作鸟兽散——要么被分流到周边或更远的学校,要么彻底返乡。
在追查学校的过程中,新市民计划发现,很多流动儿童学校都收到了图书馆和企业捐赠的大量书籍,但由于无人操作,这些书就像尘封的文物一样,被灰烬覆盖。
曾在打工子弟学校运营过图书馆的毅桦有了灵感。她发现,义务教育阶段,打工子弟们因身份问题在大城市颠沛流离,没有稳定的物理环境,对于遭遇剧烈变动的他们来说,拥有一个稳定的场所看书都并非易事。
他们决定,招募志愿者,盘活这些图书馆。他们决定招募志愿者,振兴这些图书馆。
▲图书馆的角落。▌弥合了阶级之间的差距
2017年9月,新公民计划收到89份志愿者申请。对于志愿者的构成,新公民计划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从不同背景、社会阶层中设定候选人。于是,一个由学生、社区工作人员、机关退休干部、白领等构成的志愿服务社群很快建立起来。大家在群里共享图书信息,安排开馆事宜。
志愿者身份的多样性是有意的。在控制人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大的北京,不同阶层的人真正接触到这群流动儿童是非常重要的。易华认为,这可以让不同身份的志愿者明白,“外人”不再只是生活中一个遥远的概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