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拒绝分享,父母该怎么做?资深老师告诉你这样做


孩子拒绝分享,父母该怎么做?资深老师告诉你这样做
你小时候,有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话:
“你是大的,要让给小的 。”“没事,拿走吧,你们家孩子喜欢就拿走吧 。”“不就是个小汽车吗?弟弟是客人!”“孔融让梨懂不懂?会分享才是好孩子 。”“你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给你买的!我说送人就送人!”
刚接触早教育儿的父母可能缺乏这方面知识,可以到“早教学堂”公众号,获取0-6岁家庭早教课 。
二三十年后,我们为人父母,又被灌输:“不能强迫孩子分享!”
这当然是伴随着物质丰富带来的思想进步!但是,或许你的心里,还会有几分疑惑:
不愿分享,孩子以后会成为自私的人吗?
不懂得分享的孩子,会交不到朋友吗?
不强迫孩子分享,那要如何引导?
“无私”VS“自私”
我们先捋一捋:“分享行为”是怎么产生的?
刚开始,孩子跟同伴一起玩耍时,对同伴拿走自己的玩具无动于衷,往往淡定地换一个玩 。(有的家长会很着急,“哎呀,你这傻孩子!”)
渐渐地,孩子变得不愿意让其他人触碰自己的物品,尤其是自己喜欢的玩具,“这是我的!”(有的家长又会焦虑,“要学会分享!让着点儿弟弟妹妹 。”)

孩子拒绝分享,父母该怎么做?资深老师告诉你这样做
咦?发现问题了吗?
家长在不知不觉之间,变得双重标准了呢!这可让孩子怎么办才好?
【孩子拒绝分享,父母该怎么做?资深老师告诉你这样做】其实,“物权意识”是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发展的,所谓的“占有欲”、“物权意识”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
一般来说,孩子对于“物权”的概念,有这样的发展规律:
0~1岁:我的东西谁都可以玩
孩子这个阶段正在努力探索自己的身体,努力弄明白自己的身体是自己的,动作是自己的,至于身体之外的东西,暂时还顾不上,所以,孩子的玩具谁都可以玩 。
1~2岁:我喜欢的就是我的
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也能区分出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但是还分不清“你的”“我的”界限,在孩子的心里,只要喜欢的东西,就可以伸手拿 。
2~3岁:我的东西你不能碰
2岁以后,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因此想要捍卫自己的权利,进入了“物权敏感期” 。
3岁以后,孩子开始有了社交意识(需求),同伴对他的影响逐渐变大,有了和同伴交往的愿望,就会产生“分享行为” 。
此时,孩子也逐渐获得了情绪理解能力,了解到只要人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悲伤的情绪,如果家长引导孩子考虑别人的需要,那么孩子就更可能表现出分享等友善行为 。
《小手牵小狗》里,当女孩儿们看中了同一张床:
罗志祥先征求苏菲的意见:
刚接触早教育儿的父母可能缺乏这方面知识,可以到“早教学堂”公众号,获取0-6岁家庭早教课 。
随后,阿拉蕾和叶梓凌通过协商,共同分享了一张床,成功解决矛盾!
不过,这几个孩子已经5、6岁了,愿意分享、通过协商解决争端的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
所以呢,如果此时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对自己玩具的保护欲,也没有显得那么大方,别着急!我们慢慢引导 。
要知道,孔融让梨时也已经4岁了哟!

孩子拒绝分享,父母该怎么做?资深老师告诉你这样做
怎样潜移默化“分享”的概念?
尽管孩子到了3岁以后,可能会出现“分享行为”,但并不意味着到了某个时间截点,孩子自动获得“分享”buff哦!
关于“分享”的前提
首先,“物权意识”的建立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它能让孩子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并尊重别人的物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化进程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家长不要在孩子尚未准备好时,强迫他与人分享,这会让他对分享产生误解——他无法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反而是被剥夺的不爽!
不愿分享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
虽然孩子在众人面前表现得不愿分享会让家长很尴尬,但家长必须得接受 。
为了便于理解,知乎红人“芝士就是力量”在同类话题中,做了一个类比:
有些孩子可能会愿意把玩具给小伙伴玩或把好吃的食物塞给妈妈吃,但通常这种行为是出于同情、想获得表扬甚至是他不再喜欢那些东西了 。
只有当孩子充分享受“物权”后,他才可能主动迈出分享的第一步 。无论他出于何种心理而表现出类似于“分享”的举动时,家长应立即给予表扬和鼓励,孩子会反复做能获得表扬的行为,不断重复后它就有可能成为孩子的一种良好习惯 。
“小气”的父母,养不出大方的孩子
家长的示范作用能促进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 。
刚接触早教育儿的父母可能缺乏这方面知识,可以到“早教学堂”公众号,获取0-6岁家庭早教课 。
给孩子吃家长的食物、看家长的书、穿家长的衣服、玩家长的玩具(手机),并让他知道这些都是家长的东西,但家长愿意和他分享 。
周末邀请朋友来家里,共同分享美食;家长看完的书、孩子穿不下的衣服,馈赠给他人……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明白分享带来的人际间的愉悦 。
在引导孩子分享的同时,也要注意教导孩子尊重他人的物权 。
例如,孩子在和妈妈一起刷牙时想要用妈妈的牙刷,这时妈妈应该指着孩子的小牙刷告诉他,“这是宝宝的牙刷,这是妈妈的牙刷,宝宝用自己的小牙刷,妈妈才用大牙刷”,让孩子区分自己与他人的物权,也是保护并尊重孩子物权的方式之一 。
当孩子想要使用别人的东西时,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出榜样,例如,领着孩子走到别人身边,说“小姐姐好,能不能借我你的小汽车玩一玩,我把我的小皮球借给你玩 。”
通过这样的语言引导,孩子不仅能够学习尊重他人物权,也可以初步形成“你的”和“我的”、“借”和“还”的概念 。
当然,过于“大方”的父母,替孩子“大方”,也可能会让孩子心碎……

孩子拒绝分享,父母该怎么做?资深老师告诉你这样做
尊重孩子的意愿
小编在搜集资料时,发现家长“逼迫”、“威胁”、“道德绑架”孩子分享,已然可以开一场“吐槽大会”:
(知乎网友Pandatree分享的故事)
知乎网友@章黎 是这样理解强迫孩子分享的: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老板让你发挥高风亮节分享精神,和别人share一下你的工作资源?升职加薪机会?海外总部培训名额?
怎么,你觉得不爽的事就要孩子同意?
网综《爸爸去哪儿》第二季里:
黄磊的女儿多多收养的小狗,贝儿也很喜欢 。贝儿向多多索要不成,跑去问黄磊,“我能不能把这只小狗带回家?”
随后,贝儿又去问“村长”李锐:
黄磊和李锐的做法可以算是“典范”了:既尊重了多多的“物权”,又让贝儿意识到,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只有东西的主人才有支配它的权利 。
会成为自私的人吗?
不必然 。
孩子眼下表现出对玩具、零食较强的占有欲,是建立“物权意识”的必经阶段 。日后当他们有了社交需求,并意识到分享所带来的好处,也就不会表现得如此“自私”了 。
不要强迫自己的孩子分享,也别要求别的孩子分享(即:道德绑架) 。
家长也不该给孩子贴标签,说他们“自私、小气或者霸道” 。要知道,你的标签可能会毁了孩子,他们要么躲下标签下,觉得我就是这样的人;要么觉得自己不被尊重,对大人失去信任 。
“强制灌输”的祸根在今天种下,不远的将来,你可能就会得到一个胆小畏缩、日渐疏离的孩子 。
不愿分享会尴尬吗?
美国一位母亲阿拉尼亚?科尔贝格(Alanya Kolberg)在社交网站分享了一个故事:
当公园里的陌生人要求和她儿子卡森(Carson)分享一个玩具时,她并没有按照以往“分享即友爱”的观念要求儿子让出玩具,而是鼓励他,如果他不想,他可以勇敢说“不” 。
有人出面指责阿拉尼亚应该教会孩子学会分享,但她却表示,如果卡森想和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那么他肯定会毫不犹豫这么做的 。
而且,她还让旁观者们好好思考一下“谁才是不礼貌的那一个”,是不太想把玩具分享给陌生人的卡森,还是突然出现并要求玩卡森玩具的陌生小孩呢?
“分享行为”本身的确有一定社交属性,但是,分享的根本要义在于:
刚接触早教育儿的父母可能缺乏这方面知识,可以到“早教学堂”公众号,获取0-6岁家庭早教课 。
自愿和快乐!
否则,“分享”就成了强取豪夺 。
因此,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
孩子的事情,先让他自己处理,家长可以观察孩子是什么态度,采取了什么行动;如果局面很僵,家长再帮忙解围 。
当然,孩子哭着闹着索取的一方家长,也别闲着!不要以为孩子强占了别人的玩具,就是“赚到了”,“很勇猛机灵”,要知道,“不能未经他人允许拿东西”,也是“物权意识”的基本原则之一 。

孩子拒绝分享,父母该怎么做?资深老师告诉你这样做
孩子的占有欲很强,对自己的东西所属权很明确,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能让其他的孩子抢走,决不允许别人撼动他的地位,自己不愿分享,谁也无可奈何 。
孩子的做法看似很“小气包”不过这只是在孩子大脑里,对于所属之物的保护感过于强烈,分享的意识有些薄弱而已 。
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分享自己所爱之物,只要父母在孩子的心里埋下分享的种子,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孩子一样可以摆脱“小气”包袱,变得慷慨大方 。
先来盘点孩子拒绝分享的原因,再来做出相应的教育方法 。
第一,孩子对分享的概念和意义模糊不清,他不明白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小朋友的原因是什么,也不清楚分享给别人自己又能得到怎样的收获,所以孩子一开始是拒绝分享的 。
此时,父母需要做的不是责怪孩子不懂分享,而是给孩子解释明白分享后得到的收获,以此来引起孩子的兴致,父母再乘胜追击,慢慢引导孩子养成分享的习惯 。
另外,父母教育孩子也要讲究教法教态,比起干巴巴的说教,温柔生动的教育行动的效果要翻好几倍,比如孩子独吃零食,不和小伙伴分享,你给微笑地对孩子说:“孩子,你看,你把你的零食分享给朋友,大家一起吃,是不是比你一个人吃更好呢?你的零食虽然少了,但是朋友却更加想和你玩耍呀!分享多好呀!”
第二,父母教育孩子分享的前提是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物品,父母一般都认为孩子的一切都是自己给的,拿孩子的孩子不需要征求孩子意见,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
你需要使用孩子的物品时,必须询问孩子能否借用,孩子就会大方地将物品分享给你,同时,在孩子的心里也会形成别人征询的意见时,我可以分享给他的认知 。
第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想要教育孩子学会分享,那就得先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
如果你只会跟孩子说要如何分享,孩子大都不会明白的,而你在孩子面前做出分享的行为时,再告诉他这就是分享,有父母的榜样作用,孩子就会改变对分享的看法 。
分享的行为多种多样,例如把你的苹果分享给孩子,再让孩子把他的玩具分享给你,通过这个分享的互动,孩子的脑海对分享的认知便大大加深,那要教会孩子分享这件事就变得简单多了 。
孩子学会分享,就证明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分享,让孩子摆脱“小气包”的称号,分享,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以上是孩子拒绝分享,父母该怎么做?资深老师告诉你这样做,刚接触早教育儿的父母可能缺乏这方面知识,可以到“早教学堂”公众号,获取0-6岁家庭早教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