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仪 张幼仪简介( 二 )


张幼仪对这种沉重的生活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我是秋天的粉丝,只用来驱赶吸血的蚊子。蚊子咬月亮的时候,主人把风扇撕碎了。”
1967年,张幼仪67岁时,与苏博士再次造访英国剑桥和德国柏林。她站在和徐志摩一起住的小屋外面,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这么年轻。第二任丈夫张幼仪去世后,她去了纽约生活。
在一起生活了18年后,苏博士于1972年去世,张友谊去了美国,并于1988年在纽约去世。在与诗人徐志摩有感情的人中,他活得最久。
张友谊的一生分为“去德国之前”和“去德国之后”两个部分。去张幼仪之前,她比徐志摩小4岁。12岁时,她在二、四兄弟的帮助下,考入江苏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再次接受高等教育。三年后,还未完成学业的张幼仪被接回家,辍学嫁给了浙江的一位家庭主妇,也就是徐志摩的妻子。两者的婚姻是:“媒人的生活服从父母。”当时是她四弟张嘉傲,是浙江巡抚朱瑞的秘书。他参观学校的时候,发现杭州一中有一个很有才华的学生,就是徐志摩。当时徐家人是江南富商,与政治经济地位巨大的张氏家族联姻,对徐志摩的父亲来说是非常合意的,于是徐申如与他们订立了婚约。
1918年,18岁的张幼仪生下徐志摩的长子徐积锴,徐志摩很快出国。1920年,徐志摩收到张幼仪哥哥张君劢的一封信,被迫把张幼仪带到自己身边。这时,徐志摩和林相爱了,徐志摩很快提出了离婚。怀孕两个月的张幼仪坚决同意。1922年,张幼仪生下第二个儿子后,他们在柏林离婚。去德国之前,张幼仪怕离婚,怕做错事,怕得不到老公的爱,怕安于完美,但总是被伤害。去了德国之后,她遭受了人生中最沉重的痛苦。她与丈夫离婚,心爱的儿子在异国他乡去世。一切都跌到了谷底。
离婚失去孩子的痛苦让她突然明白,生活中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张幼仪一夜之间长大了,害羞的女孩,变成了铿锵的玫瑰。即使风雨中到处都是美好的事物,她也无所畏惧,很快就创造出了自己的美好。离婚后,张幼仪前往巴黎投靠他的二哥张君劢,并随他前往德国佩斯塔罗齐学院学习幼儿教育。1925年,她的第二个儿子去世,1926年夏天,她被第八个哥哥张瑜九带回上海。不久,她带着大儿子阿焕去北京读书。直到张的母亲去世,她才带着儿子回到上海。
张幼仪最初在东吴大学教德语,后来在张嘉傲的支持下成为上海妇女商业银行副行长。与此同时,九、徐志摩八弟在静安四路开了一家服装公司,张幼仪出任公司总经理。1934年,二哥张君劢主持了国家社会党的成立,并被邀请管理党的财政,这是一种威望。抗战爆发后,她囤积军用染料,发了一笔横财。
1953年,张幼仪在香港与邻居苏继之结婚。苏博士在日本留学,在上海行医。她也离婚生子了。1967年,张幼仪67岁时,与苏博士再次造访英国剑桥和德国柏林。她站在和徐志摩一起住的小屋外面,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这么年轻。第二任丈夫张幼仪去世后,她去了纽约生活。他于1988年在纽约因病去世。他在诗人的感情生活中活得最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