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艘船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 当一个人成了谜。”海岛拾荒的85后 他只为坚持自己的信仰

四月初的长岛,天气阴沉。风几次从海上转回到岸上,拍打着人们,凉爽得肆意。月牙湾景区的沙滩上,有几个游客零零星星地散着。
在海岸上,年轻的傅带着他的蓝色塑料筐沿着海岸线走着。作为一个在岛上捡垃圾的80后艺术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孤独的。

离画室几公里外的礁石崖,是傅经常去的地方。在废墟之间,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的顶部伸出海面,从远处看,像一张额头饱满的侧脸。傅喜欢坐在悬崖下看海。“我会觉得很透气。”过了很久,觉得这些暗礁似乎有灵性。“他们就像我的朋友,有段时间没见他们,他们会想念的。”因为爱情,在傅眼里,暗礁不仅仅是一块石头,更承载着整个自然历史。一艘渔船从眼前驶过,大海有规律地呼吸着,时间悄然流逝。傅总是望着大海,想知道:1000年前的海滩是什么样子的?海湾里的漂浮物是最近几十年才出现的吗?

当一艘船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 当一个人成了谜。”海岛拾荒的85后 他只为坚持自己的信仰


文章图片

目前海滩上有专门的人来保持卫生,岛民也不会随意往海里倾倒垃圾,但有时候,他还是能从偏远海湾收集的漂浮物中感受到人类对大自然的“不友好”。捡垃圾的时候,傅最怕遇到黑油——游轮上产生的重油,一旦擦到鞋子上就很难处理掉。黑油是不允许扔进海里的,但偶尔会有沙滩上的“网捕鱼”。他还发现了烧焦的塑料制品,经过清洗后变成了带有小孔的颗粒,短时间内无法自然消化。
每年7、8月台风来袭时,个别海湾会出现大量漂浮物。傅形容这是“大海的呕吐”:“大海是大地的胃。台风一动,就把不属于它的东西吐回去。”这时,他觉得人与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冲突。
呼吁用“垃圾”装置保护海洋生态
在长岛海洋生态文明展览馆西侧的广场上,一座天蓝色的渔船船舱“矗立”在海边。每当海风吹拂,几十只锈迹斑斑的“钢铁水母”悬挂着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风铃。

当一艘船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 当一个人成了谜。”海岛拾荒的85后 他只为坚持自己的信仰


文章图片

这是傅用废弃的船舱、煤气罐和废铁块制作的户外艺术装置,灵感来自“当船沉入海底”的歌词。当一艘船沉入海底,会是什么样子?傅想象,船舱周围大概会有很多海洋生物游弋,人类的产品和海洋会和谐相处。
在“没有未来”旁边,是“宇宙飞船”。给旧渔船插上旧“翅膀”是一种新的生活。铁翅斑驳的天蓝色船身,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海鸥。

当一艘船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 当一个人成了谜。”海岛拾荒的85后 他只为坚持自己的信仰


文章图片

“这是一堆没用的东西。把它们做成作品可能还是没用,但是大有用处就没用了。”傅想用这些作品唤起一种思考。他觉得人类制造的剩余物品已经够多了,丢弃的物品应该重新创造出来,以另一种形式回到人类世界。“没有垃圾这种东西,一切都可以恢复正常的物质运转,但有时候我们没有想到好的办法。”
2020年,傅发起成立海洋生态艺术研究院,致力于通过展示长岛风景油画和沙滩漂浮物来表达自己对海洋生态主题的思考。“我想把它变成一个公共的东西,让大家审视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共处,让它慢慢产生社会效应。”

当一艘船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 当一个人成了谜。”海岛拾荒的85后 他只为坚持自己的信仰


文章图片

他的理想正在慢慢实现。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微信官方账号上,越来越多的读者在文章底部留言,表达自己的深情。沙滩上质疑“把这些鞋底换回来有什么价值”的游客也和他交换了微信,成为了朋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