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灭绝了吗 中华穿山甲功能性灭绝是真的吗?中华穿山甲功能性灭绝原因是什么

6月8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会公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中国穿山甲在中国大陆已经“功能性灭绝”。
功能灭绝的概念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个物种不再能满足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功能;另一方面,该物种的种群已经很难恢复,甚至很难维持在自然状态下繁殖。
根据绿会在广西、江西、云南、湖南、安徽、广东等中国穿山甲传统分布区的实地调查,结合红外相机实地记录和绿会穿山甲保护工程合作伙伴、志愿者的走访,近3年只有11只中国穿山甲得到有效记录和验证,中国大陆长期未对中国穿山甲野生种群进行监测。目前中国除了有15000-20000只中国穿山甲外,其他地区没有或只有零星个体。因此可以判断,中国穿山甲的种群在mainland China极其稀少,处于功能性灭绝状态。
作为现存唯一的鳞片哺乳动物,穿山甲以白蚁和蚂蚁为食,它们更喜欢在夜间独自生活,通常生活在空心脏树或洞穴中。穿山甲被称为“护林员”,每年最多能吃掉约700万只白蚁和蚂蚁。在一片面积约350亩的森林里,只要有一只中华穿山甲,白蚁种群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据有关专家介绍,中国穿山甲在中国大陆正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时刻。只有快速、科学、系统、全面地推进中国穿山甲的保护工作,才能避免其在中国大陆彻底灭绝。
从普通物种到极度濒危物种
已知的穿山甲有8种,包括中国穿山甲、印度穿山甲、马来穿山甲、菲律宾穿山甲、大穿山甲、树穿山甲、南非穿山甲和长尾穿山甲,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中国穿山甲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与其他穿山甲相比,中国穿山甲的耳廓略大,头部较短,尾部较短。
广西大学71岁的动物专家周舫教授告诉采访人员,上世纪80年代在华南地区野外考察时,他看到或踢到穿山甲的情况很常见,但90年代末再次看到穿山甲的情况很少见。“当人们想学习的时候,就没有机会了。”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穿山甲的专家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吴世宝曾撰文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4年,中国穿山甲的数量急剧下降了88%-94%,从普通物种变成了极度濒危物种。
“绿社走访了大量在广东、广西、云南等穿山甲主要栖息地从事狩猎工作的人员。受访者均表示,5-15年没在野外见过穿山甲。”绿色社会秘书长周金凤说。
绿社穿山甲项目负责人张思源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近30年来几乎没有人见过中国穿山甲,80后、90后的年轻人大多不知道或不认识穿山甲。
曾多次带领志愿者在森林里寻找穿山甲的长沙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周灿英告诉新京报采访人员,从2016年开始,他们在湖南、江西发现穿山甲的地区设置了几个红外摄像头,但至今没有拍到穿山甲。
绿色社会秘书长周金凤告诉采访人员,近两年,江西、广西等地出现了发现中国穿山甲的新闻。但在绿社的后续调查中,发现者未能提供进一步的证据,包括拍照细节、穿山甲粪便样本等。,所以他们无法确定观察到的中国穿山甲是否来自当地。
“考虑到在观察到中国穿山甲的地区发现了更多的马来穿山甲,不可能排除发现的穿山甲是走私入境的可能性。”周金凤说。
“功能灭绝”之争
虽然中国穿山甲在mainland China的数量极其稀少,但它们是否功能性灭绝仍有争议。许多穿山甲研究人员告诉采访人员,判断一个物种是否已经功能性灭绝应该格外谨慎,需要充分的科学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曾燕博士告诉采访人员,“中国穿山甲不应该功能性灭绝。根据去年的红外相机和零星观察到的数据,华南地区可能存在可以自给自足的小种群,但数量特别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