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丨全面解读常见的五种心理防御机制(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虽然在无力改变的事实面前 , 否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适应方式 。但是 , 面对尚有可能的改变 , 否定所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延误或后悔 。
退行是指具体在遭遇挫折时 , 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符的幼稚行为 , 是反成熟的倒退现象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 , 都有可能出现退行 。除导致与年龄不符的行为反应外 , 退行对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也非常严重 , 甚至会因心理状态的扭曲和改变导致躯体症状的产生 。
潜抑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中描述为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表现 , 是指个体把意识中对立的或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想法、情感或痛苦经历 , 不知不觉地压制到潜意识中去 , 以至于当事人不能察觉或回忆 , 以避免痛苦 。精神分析中所说的“俄狄浦斯情结”、偷窥冲动等与意识层面相冲突的心理状态 , 会因不被接受无法进入意识层面 , 只能在潜意识层面活动 , 同时无法被意识觉察 。
生活中也经常会有潜抑状态的发生 , 最常见的是正常状态下会被引发的行为反应 ,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反常” 。比如遭遇车祸的车主 , 平时会马上处理事故 , 但在某些重要事件的催促下 , 他可能会一反常态 , 简单处理后就马上离开 。
自骗机制
心理学丨全面解读常见的五种心理防御机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自骗机制是另一种消极性行为反应 , 我们常说的“自欺欺人”就是其中的一种 。自骗机制主要包括反向、合理化、仪式抵消、隔离、理想化、分裂等 。
反向是个体因欲望和动机不为自我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过度压抑而导致的反向行为表现 。反向是个体无意识的行为表现 , 并非刻意而为 。虽然短暂的使用会让个体拥有适应当下的能力 , 但长期处于内外反向的心理状态中 , 会导致个体无法面对自我 , 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 。
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 , 主要表现是个体用看上去比较合理的解释来为自我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和动机进行辩护 , 使其能够被自我接受 。合理化的表现是个体的无意识行为 , 主要作用是掩饰自己的过失 , 减轻焦虑和痛苦 , 保护自尊免受伤害 。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 , 合理化是人们面对痛苦和挫折时最常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 对避免心理崩溃、解除短暂痛苦、应对过度挫折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但是 , 这种歪曲事实、自我欺骗的行为状态如过度使用 , 则会导致各类心理问题的产生 , 如强迫、幻想等 。
合理化最常见的表现有三种: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和推诿心理 。这三种心理状态的表现虽不同 , 但其结果都会导致个体无法面对挫折和错误而逃避现实 。
攻击机制
心理学丨全面解读常见的五种心理防御机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攻击机制分为两种:转移和投射 , 是指个体内心不愉快却无法直接发泄时 , 或者利用转移作用向其他对象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攻击 , 或者把自己的情绪状态转嫁给别人并评判对错 。但是 , 无论是转移还是投射 , 都是个体无意识的心理和行为状态 。
转移是指个体的情感、欲望或态度 , 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 , 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 , 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 。转移包括了替代性目标、替代性方法和情绪转移等 , 共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正向转移 , 所谓的“爱屋及乌”就是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另一种是负向转移 , 最经典的表现就是“踢猫效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