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你的误解有多深?

关注
提到食品添加剂 , 你的脑海很可能浮现出“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等字眼 , 并将两者等同看待 。这些让食品添加剂背了黑锅 , 使人们产生种种偏见甚至误解的“害群之马” , 根本就不是食品添加剂 , 而叫非法添加物 。
由于公众的误解 , 许多人对食品添加剂都表现出强烈的排斥 。事实上 , 不仅没有必要谈“食品添加剂”色变 , 而且我们的健康生活也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
食品添加剂:你的误解有多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
第一误:食品添加剂等于非法添加物
真正的食品添加剂指的是为改善食品的品质与色、香、味 , 以及防腐与加工工艺需要而添加的天然或化学合成物质 。
按用途细分为4种
1.为提升食品营养价值而添加的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强化剂;
2.为便于食品加工而添加的稳定剂、乳化剂、消泡剂、增稠剂;
3.为改善食品品质而添加的色素、香料、漂白剂、增味剂、甜味剂、疏松剂;
4.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而添加的抗氧化剂和防腐剂 。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上述食品添加剂在丰富人类餐桌以及确保食品安全方面功不可没 。
例如以山梨酸钾为代表的防腐剂能有效抑制霉菌、酵母菌和需氧菌的活性 , 并可防止肉毒杆菌、葡萄球菌、沙门菌的生长与繁殖 , 保障冷藏肉品的安全;
以异山梨酸钠、维多酚等为代表的抗氧化剂可确保植物油、油炸食品以及饼干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 以供较长时间储存享用;
色素等着色剂与香料则可满足你随时吃到各种口味的巧克力 , 以及琳琅满目的糕点;
营养强化剂可使普通食品的养分种类与含量得到扩充与提升 。
食品添加剂自古就有
食品添加剂也不是新事物 , 人类早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 。比如汉代就已出现的豆腐 , 是用卤水点出来的 , 卤水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拥有上千年历史的红酒 , 是借助了红曲色素而大放光彩;即使是始于宋朝的油条 , 如无食品膨化剂明矾 , 也是难以烹制成功的 。
2
第二误:刻意躲开食品添加剂
零食、外卖……食品添加剂的身影无处不在 , 如何才能躲开食品添加剂呢?实话告诉你 , 不能 。即便你不进超市 , 不去饭店 , 完全在家“自给自足” , 还得与它打交道 , 只是品种少一些罢了 。
举个简单例子 , 三餐总离不开油盐酱醋 。
以油为例 , 以前只要存放一两个月 , 刺鼻的哈喇味就出来了 , 现在为何没有了呢?得益于加了抗氧化剂;再说盐 , 夏天再潮也不结块 , 得益于加了抗结剂;酱油、食醋等也都加了防腐剂 。
你炒了菜 , 炖了汤 , 想要味道美一点 , 肯定要加点味精 , 味精(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不也是一种添加剂吗?
如果喜欢做烤面包 , 必用泡打粉 , 泡打粉就是膨松剂 , 也在食品添加剂之列 。
即便是年轻人喜欢嚼的口香糖 , 也添加有一类叫胶姆糖基础剂的成分 。
其实 , 根本不必躲避食品添加剂 , 特别是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原料 , 经提取所获得的天然成分 , 如胡萝卜素、叶绿素等 。
即便是采用化学手段 , 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成分 , 只要符合国家的规定 , 且在规定的使用范围之内 , 并没有超量 , 也是安全的 , 不必过于担心 。
3
第三误:迷信“零添加”
你可能误认为零添加的就是好食品 。
比如有一种采用了高温灭菌的奶 , 保质期较长 , 不需要额外添加什么 , 称为保久奶 , 是不是就比保鲜奶(因保质期短)好呢?答案是否定的 , 奥秘在于保久奶因高温加工丢失了不少养分 , 所以营养价值比起保鲜奶来差远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