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的马甲 文·忆70年 那些打动我们的文艺作品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言,“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每个时代的文艺作品往往都有独特的时代印记和人文属性,而一些特别优秀的作品则能够切准时代的脉搏,甚至提出、面对并回答时代之问。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了“新中国70年难忘的文艺作品——文怡”微评活动。围绕这一主题,一批上海文艺评论家重新开启记忆之门,重读时代书籍,写出了自己无法忘记的文艺作品——或许是一个家庭的话语,却能看到其中的微知。文艺如何充当时代的号角,呈现时代风貌?
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
热词:传承与创新,传统与变革...

评弹 《罗汉钱》【1953】
成进广·罗亮·千韩
孙光圻
有些事情在生活中总是令人难忘的,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几十年来,我看过无数的小说、歌剧和电影,但最难忘的是什么?想着想着,想起了《罗汉钱》的中篇评论。
这是1953年春节后的一天,父亲说今晚要带我去南京西路上的仙乐书场去听上海人民评弹团的新中篇评弹《罗汉钱》。是吗?我一下就兴奋起来了。当时,我家刚从无锡搬到上海定居一年不到,我从小就喜欢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但都是在收音机里听的,对那些让我十分钦佩和崇拜的评弾艺术家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听说可以到书场里去“耳闻目睹”真人演出,实在是喜出望外。
我家住在新闸路石门二路,离仙乐书店不远。我一路上跳,不到20分钟就到了。我看到了一座灯火通明、现代时尚的建筑。父亲告诉我,原来是英国商人沙宣按照美国纽约风格建造的仙乐舞厅,是达官贵人出没上海滩的地方。听到这里,我睁大了眼睛,没想到一下子就打开了“阳魂”。这对于一个刚到上海的“小无锡”来说,并不太有诱惑力。
不过,讲到真正叫人难忘的还是《罗汉钱》本身,这个作品是“评弹一支笔”陈灵犀根据赵树理短篇小说《登记》和同名沪剧改编的,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小飞蛾和艾艾母女两代在《婚姻法》诞生前后的不同命运,讴歌了解放妇女、保障人权的社会新风。而更吸引我的是,舞台上投光灯一亮,随着一回一回书的进展,我终于看到了一批心仪已久的艺术偶像,这些星光璀璨的大牌演员的说唱至今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如张鉴庭演唱张木匠“自叹”和“责怪小飞蛾”,极尽张派艺术行腔老辣、咬字刚劲的特色,激起阵阵热烈的掌声;严雪亭演唱的“乱鸡啼”曲牌“看灯”,充分展示了严调唱腔节奏明快,喷口清晰、朴实机趣的风格,将解放后百姓欢天喜地的心情渲染得淋漓尽致;而徐丽仙表演小飞娥的 “回忆”和“相亲”等唱段,更是展示了旋律起伏,跌宕有致的丽调风韵,特别是其中一句“我与保安哥哥情意好”,一唱三叹,在缠绵中不失豪放,在沙糯中尽显优雅,令人“叹为闻止”。
更让人难忘的是朱慧珍演唱的《金嗓子》《金光璀璨罗汉钱,送艾艾作纪念》。这是继她在《一定要修淮河》中演唱《新年锣鼓响》之后,又一首比较成熟的女江调。
当我在月光下离开仙乐书场之时,耳朵还一直在响着这几句稳健洒脱、情景交融的唱腔。是的,金光澄亮的罗汉钱,不仅是优秀青年李小晚送给她恋人张艾艾的定情“信物”,也是一代杰出评弾艺术家送给广大观众的定情“信物”,使我至今难以忘怀这部经典的文艺作品。

昆曲《挡马》【1954】
从《拦马》看昆曲人的创新传承意识
方家骏
1954年,《停马》出现在华东戏曲展演中,使人们对以“萧声、肖丹”为主的古代昆曲有了新的认识。昆曲演员方和他的哥哥王传珍分别饰演杨八杰和焦光普。早前合作过《耍铺》《借扇》等传统戏曲,是昆曲的优秀搭档。这一次,昆曲《堵马》根据《花血室》进行了再创作,让昆曲“焕然一新”,呈现出更加鲜明的“家国情怀”,成为老伙伴的新追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