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原名 金庸诸多笔名的由来 高二曾以“查理”为笔名

金庸原名查梁勇。除了写武侠小说,他还创办了《明报》,当过编剧、导演、报纸专栏和翻译,所以用了很多假名。据不完全统计,金庸的笔名不少于20个。

金庸原名 金庸诸多笔名的由来 高二曾以“查理”为笔名


文章图片

当然,“金庸”是查梁勇笔名中最有名的一个,名气之大盖过了原名。但是,如果有人当面叫他“金先生”,说明你对他知之甚少,金庸未必会不理你。众所周知,“金庸”这个名字来源于他原名中的“庸”字。名字拆分是很常见的。他的堂兄查将“查”拆分,并将笔名“穆”改为“穆”。著名诗人“穆旦”也是。在《射雕英雄传》中,通过拆分“阳”字,将“木”字改为“木”,别名。

金庸原名 金庸诸多笔名的由来 高二曾以“查理”为笔名


文章图片

金庸写影评专栏时,得到了一个女性笔名“姚福兰”,其实是“YOUR FRIEND”的音译。
金庸还以“姚佳怡”的笔名写专栏,这与他的女神夏梦有关。当时金庸正在拍《虎王劫》,他是导演,夏梦是男主角周文斌。有一次夏梦在报纸上得知金庸是“姚福兰”,便俏皮地叫他“姚阿姨家”。这四个字很快被念成了“姚佳怡”,金庸打开了纪念女神的金门。刹那间,他有了“姚佳怡”的笔名。

金庸原名 金庸诸多笔名的由来 高二曾以“查理”为笔名


文章图片

金庸在编剧时使用了“林欢”这个笔名,据说与他的第一任妻子杜业芬有关。“槎”和“杜”都有“木”字,所以金庸的笔名是林。至于“欢”,则是对幸福婚姻的期待。希望是美好的,但事与愿违。婚姻以离婚告终。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杜业芬的弟弟说的,但金庸在和姐姐离婚几年后仍然用这个假名,似乎不合理。另一方面,夏梦的原名是,“阳”字中也有“木”字。关于夏梦是不是更可信?
【金庸原名 金庸诸多笔名的由来 高二曾以“查理”为笔名】

金庸原名 金庸诸多笔名的由来 高二曾以“查理”为笔名


文章图片

金庸使用的另一个笔名“林子长”,应该也是在这个时期。“林”的来历同上。至于“子长”,应该是“孩子幸福”的意思,包含了金庸对孩子最简单的祝愿。可惜他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他最喜欢的大儿子查·夏川在英国留学时上吊自杀。据说,首先,他被爱情困住了;其次,金庸当时正在和第二任妻子朱梅离婚。天性敏感的查·夏川选择了以如此极端的方式死去。他只有18岁。林子长这个名字后来被缩写为“子长”,甚至“长”。总之,“快乐”是刻不容缓的。
金庸的第一篇报刊文章《青少年有一件事可以疯狂》,是在大二的时候发表的,用的笔名是“查理”,据说是老师给的。“查理”与他的原名查·梁勇很接近,有一个“查”字,这也是外国的。他名字的由来一般是这样的。1947年在《时代与潮流》杂志工作时,“查理”这个名字不时被使用。因姓查,初入《大公报》时被称为“查晓”,所以金庸也用笔名“查晓”、“小查”、“小查”。

金庸原名 金庸诸多笔名的由来 高二曾以“查理”为笔名


文章图片

金庸的外号叫一关,是他爷爷给的。“官”是海宁儿童的美称。2000年,金庸在《收获》发表了自传体散文《月云》,主人公叫易观。他在担任《东南日报》编辑时用了“易”这个笔名,他去《大公报》时偶尔用这个笔名。在《时代与潮流》杂志期间,他使用了和许两个笔名。前者正要怀念祖父,后者加了个“许”字,是金庸母亲的姓。后来他用笔名“徐惠之”为《明报》写“明创小杂”专栏,应该是为了纪念他的母亲金庸在《新晚报》期间用笔名“乐毅”,大概是希望能幸福吧?他的第三任妻子恰好叫林乐怡,这也是一种缘分。有人怀疑金庸在遇到林乐怡时是否用了这个名字。呵呵,金庸在1952年左右用了这个笔名,而林乐怡是1953年出生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