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


地形学
袁尚都遗址属于河谷平原和风成沙地。这里地势南高北低。它由低山和沙丘两个地貌单元组成,海拔1265-1281米。整体地貌为燕山北麓的察哈尔丘陵区,由沙地、典型草原、森林草原和湿地组成。
气候
元上渡遗址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5℃,冷月最高平均气温-17.8℃,最热月份平均气温18.7℃。年平均降水量为365毫米,主要集中在6-8月,约占年总降水量的67%。本区年平均风速3.6m·s-1,极端最大风速40.0m·s-1,年平均大风日72天,风向以西风为主。
总体布局
元朝都城遗址分为宫城、皇城和外城,北环山,南临水。
作为大蒙古国的统治中心——元朝的都城,元上都南临商都河,北邻龙岗山,四周是广袤的金莲川草原,形成了以宫殿遗址为中心,分层放射状分布的总体规划形态,即有以土木工程为主的宫殿和寺庙建筑,也有游牧民族的传统蒙古包建筑。

保存完好的宫城、皇城、外城城墙、整齐对称的街道、错落的建筑遗迹、自然生态良好的草原、众多的文物古迹、优美的生态环境,构成了目前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古都遗址。
文物
市郊
外城整体呈弧形,围绕皇城的西侧和北侧展开。西墙和北墙长2220米,东墙长815米,南墙长820米。现有城墙占地约288公顷,底宽10米,顶宽2米,储物高度约3-6米。外城距西门北侧225米,在皇城北门斜向瓮城西墙建有东西向隔墙,将外城分为皇城西、北两部分。隔墙基础宽3m,余高0.7-0.8m,顶宽2.05m..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筑,夯筑层厚约20厘米,厚度不均。压实度不如帝都,外部没有砌筑覆盖。有四个门,一个在南墙上,一个在西墙上,两个在北墙上。外城被护城河遗址包围。

帝都
帝都在平面上几乎是正方形的。东墙长1410米,西墙长1415米,北墙长1395米,南墙长1400米。占地约164公顷,现有高度约6-7米,墙底宽12米,顶宽约5米,逐渐向上倾斜。四壁外侧有马面,每壁6匹,共24匹。马面底宽12m,凸出墙约5.4m,现有高度约5.8m,中间用黄土夯筑,内外两侧用天然石材覆盖,石墙厚约0.5-0.6m,外石略平。在石墙底部挖基槽,建斜坡形墙基础。皇城城墙有六个城门,南北城墙中间各有一个,东西城墙对称各有两个。在皇城西墙和瓮城门北墙外,有明显的河沟遗迹。河沟距城墙约25米,宽约10米。

帝国首都
宫城在平面上几乎是正方形的。东墙长605米,西墙长605.5米,北墙长542.5米,南墙长542米。占地约32公顷,四面都有不同高度的夯土墙,最大高度5米,底宽10米,顶宽5米。有些墙是用砖砌成的,中间用黄土夯筑,内外侧用青砖覆盖。砖墙底部铺设石条或片岩作为基础。城东、城西、城南各有三座城门,城墙外挖有封闭的壕沟。

城门外的街区
东莞长约800米,向东北延伸;南关长约600米,与滦河以南的建筑相连。还有一座石桥基础连接着河的两岸;西关向西延伸约1000米;北城墙外没有建筑和街道遗迹,因为外城的北部是皇宫。在距离北墙一公里的山脚下,有大量的建筑遗迹,大部分是排列整齐的小建筑,有的形成了建筑区,建筑区内的主要道路和小路也排列整齐。在这些建筑中,只能看到用石块砌成的墙基,地面上的遗迹很少。只是在南侧的一些建筑中,有残瓦和泥塑佛像碎片,应该是一个小型佛寺遗址。

铁赞干运河
刘初建都时,因地多沼泽,便在山上立铁椽以节约用水。“铁柱直立,海水枯竭,卧龙飞走空。铁椽所在的山叫铁椽山。元上都西北的哈塔克敖包就是铁兰根山。在敖包的西侧,铁椽的底座还保留着。铁椽渠是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于第二年在元成宗大德设计建造的。铁椽渠在元上渡外城西门外450米处向东南弯曲,向南弯曲进入西关街北侧闪电河。运河宽约50米,蓄水高度在2-5米之间,全长近6公里。建通道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