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新 赵建新:绍兴的两个园

到杭州,一定也要去绍兴。到绍兴,一定要去看两个园:百草园和沈园。
第一次到杭州旅游,行程太紧没去别处。第二次到杭州培训,趁周末休息,便拉上几位朋友一起去绍兴。

赵建新 赵建新:绍兴的两个园


文章图片

仲夏的江南,雨是最平常的。自杭州出发还是晴日,到绍兴便飘起雨来。灰色的天空,绵绵的雨丝,给鲁迅故里带来一种古意诗韵。走下车来,映入眼帘的是一方巨型大理石雕版画墙。墙有两人多高,十多米长,黑白线条,木刻风格。右侧是鲁迅先生半身像,坚硬的头发和睿智的额头突出石墙,显得那么威严高大。手上半截纸烟,烟气飘散,幻作石墙左侧的故乡街巷图。上面“鲁迅故里”四个大字,集用了先生的苍劲笔迹。石墙前面两组塑像,分别是少年鲁迅和闰土、和恩师在一起。这个设计巧妙地拉近了游人与景物的距离,也引发人们进一步去探寻。在鲁迅先生像前,我肃立良久,虔敬鞠躬,向这位看透中国写透国民的文学大师献上自己的景仰。

赵建新 赵建新:绍兴的两个园


文章图片

鲁迅故里,有鲁迅祖居和鲁迅故居。祖居是周家鼎盛时期的居所,故居才是鲁迅童年少年生活的地方。这里有鲁迅及父母、祖母的居室,有厨房、仓房,还有仆人的住房,据说很多家具用品都是原物。鲁迅和母亲两排房子中间有棵茂盛的桂花树,树下的雕塑引起了我的兴趣。一个头梳长辫的小童两手托腮蹲坐小凳上,聚精会神地听老妈妈讲故事。老妈妈坐在竹椅上神态慈祥,一手摇着蒲扇,一手放在膝盖上,脚下伏着一只肥硕的猫。童子自然是鲁迅了,讲故事的人是谁呢?母亲鲁瑞,还是周家的佣人长妈妈?讲的什么呢?是故乡的社戏,还是“美女蛇与飞蜈蚣”?导游没介绍,我想大概都有可能吧。

赵建新 赵建新:绍兴的两个园


文章图片

故居的后院是“百草园”,我心系梦萦的地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从中学读到大学,当老师后又领学生读过多遍。如今身临其境,自然十分亲切。园子看来有三亩多,西北角还套着个小园,的确称得上“很大”。西墙有三四十米长,中间一块涂黑,上书鲁迅先生九十年前为“百草园”写的那段绝美导游词。这里大约就是“短短的泥墙”了,墙根确有丛生的藤草,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何首乌与木莲。墙边一棵粗壮高大的皂荚树,树冠像伸开的巨掌向上托举着。园子南面,房后是两棵茂盛的桑树。导游说这皂荚树并非原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根据鲁迅亲友回忆补种的。

赵建新 赵建新:绍兴的两个园


文章图片

我手撑雨伞,站在刻有“百草园”三字的石头旁边。细雨擦亮了小园,菜畦愈发碧绿,那是油菜、南瓜和玉米;石井栏更加光滑,以前我总以为是石头的井栏,到此才知是石井台旁的木栏。不过,我没听到油蛉低唱蟋蟀弹琴,也没看到斑蝥和蜈蚣。当年园子肯定没现在干净整齐,但却给孩子无尽的奇观妙想,以至于鲁迅先生年逾不惑还记得那么清晰写得那样有趣。

赵建新 赵建新:绍兴的两个园


文章图片

从百草园出来,沿着鲁迅先生的足迹来到三味书屋。这是一间很小的堂屋,摆放着四五张桌子。鲁迅的座位在书屋东北角,并不是很好的位置。屋子昏暗、沉闷,最显眼的是“三味书屋”的匾额和那张“松下伏鹿”的水墨画。导游说虽然鲁迅课上有时也搞“小动作”描画做戏,也曾和小伙伴逃课到后院折腊梅捉苍蝇,但他对恩师寿镜吾老先生还是很敬重的,学习也很认真。有一次上课迟到受到先生责备,他就在课桌的右角刻了个“早”字,此后果然没再迟到过。不过那座位被一条红绳圈着,我没能看到刻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