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藏精品】名医用砚

砚台是《书房四宝》之一,是中医开药方、写病历、编医书必不可少的工具。砚因其质地浓厚,可以代代相传,是古代四宝中最常见的一种。上海中医博物馆藏有清代名医吴尚贤、陈两位名医所用的砚台,分别刻有“藏玉老人书”和“先生校苏灵”两个字。可以看出,这两块砚台就是这两位名医用来写书和学习的砚台。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藏精品】名医用砚


文章图片

吴尚贤用砚台写了《李璇骈文》
清同治七年(1868)。石头。
砚台长17厘米,宽12.5厘米,高2.5厘米。这是清代名医吴尚贤用来写李柱文的砚台。在砚台背面的左侧,有两行11个字的篆书:“藏玉老人所写的李柱文砚台”和8个字的行书“陈武(1868年)十月由陈郁安题写”。
吴尚贤(约1806 ~ 1886年),又名安烨,晚年也曾做过杖仙,外号隐玉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吴尚贤善用外治法治疗内、外感疾病,尤其是按穴位辨证贴敷膏药、膏药。经过几十年的历练,写出了《外治医论》,后更名为《李璇骈文》,在《资花子》中有“大夫有理,药也宽厚”的意思(这本书是后人伪信)。详细论述了中医外治法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治疗措施,是中医学中的一部独特之作。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藏精品】名医用砚


文章图片

陈用砚台校勘苏陵
清光绪十一年(1885)。端石多石。
砚台长16厘米,宽10.8厘米,高2.9厘米。长方形。端砚是清末医家陈用来书写和研究的砚台,是端砚的精品。砚盖左侧有篆书十字,“莲舫先生校平灵砚”,楷书小段有“光绪一友(1885)初秋”等字。
陈(1840 ~ 1914),号丙君,又名老人,不叫。他是江苏青浦(今上海)人,来自一个医疗之家。精通内外科,擅长治疗疑难杂症,以病审轻药著称。上海医学会成立于1912年,有数百名弟子。光绪二十四年至三十四年(1898 ~ 1908年),曾五次被召到北京诊断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病情。被封为三品刑司荣禄大夫,任御医。董秘云升《陈莲舫医案笔记》一书,可窥其医术。她是《妇女部的秘密》、《医学启蒙》等书的作者。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藏精品】名医用砚】这个微信官方账号会提前公布更多精彩活动。欢迎您搜索“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来追踪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官方账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