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的预防 关于近视眼的预防和治疗科普知识

每年寒暑假,都会有大量家长带着孩子去北京同仁医院的验光屈光中心进行近视的验光和激光屈光矫正。作为一名专攻屈光的眼科医生,看到焦虑的父母和大量需要眼镜和激光近视手术的患者,我觉得近视在中国发病率高,危害严重,我觉得责任重大。本文简要介绍了近视的基本知识,包括近视的致病因素、预防和治疗方法。
1.近视的发病率
近视在中国的发病率很高。
国内外文献都认为中国和日本是近视频发的国家。文化发展较晚的民族,如利比亚人和爱斯基摩人,容易出现远视。过去,中国的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几乎没有近视。近年来,随着学龄儿童的增多,近视也时有发生。我国近视患者超过3亿,占世界近视总人数的1/3。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近视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小学近视发病率随学龄逐渐升高。根据1985年全国调查,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发现城市学校和重点学校学习成绩好视力多的学生近视发生率高于农村和非重点学校学习成绩差视力少的学生。病理性近视患病率为1.0%。近日,北京市卫生局通报,近年来,高考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青少年视力比郊县差,初中生近视发生率为46%,比1985年进一步上升。
2.近视的原因
近视的致病因素复杂,影响因素多。主要因素大致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营养因素。
。遗传因素:
近视有一定的遗传倾向。高度近视的遗传度比一般近视更明显。加上遗传因素,近视发病早,而且近视往往在青春期前就开始了,且多在6屈光度以上。这种高度近视在医学上称为病理性近视。我国高度近视的发生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双亲均为高度近视,后代100%为高度近视。父母一方高度近视,50%的孩子高度近视,但也有不完全表现。环境因素起作用。近视一般属于多因素遗传,既遵循遗传规律,又有环境因素的参与。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近距离工作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从国内外大量的调查报告中指出,环境条件是决定近视形成的客观因素。但是,在近距离阅读或近距离工作的影响下,为什么会发生近视呢?对此没有共识,主要有以下理论:
A.调节理论:近视绝大多数发生在青春期。因为青少年的眼睛有很强的调节力,对近距离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强的适应性,所以近距离看不容易疲劳。但是,如果睫状肌长期受力过度,睫状肌会疲劳甚至抽搐,导致调节性近视。如果不及时消除,就会变成不可逆的真性近视。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影响眼球轴的延伸。
B.环境适应论:幼儿时期眼球小,多呈现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增大,达到面朝上的状态。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近距离阅读过多,眼球为了适应这种调整而变得近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光照、阅读姿势、对比度、文字模糊、距离过近、阅读时间过长等外界因素都会影响近视的发生。
营养体质理论:根据一些数据分析,镉、锶、锌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以及体质的虚弱也会影响近视的发生,但目前对于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近视的,众说纷纭。
总之,从上面可以看出,近视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物理因素,而不是单一因素。
3.近视的发生过程
近视多发生在学龄期,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近视发病率逐渐升高。新生儿眼球直径只有成人的2/3左右,所以是远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发育,眼轴逐渐变长。到了15岁,眼球基本和成年人一样,前后直径24 mm。如果发育过度,眼轴过长,就会形成近视。因此,近视的发生通常从学龄开始,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近视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到了18岁,身体成熟,近视停止发展。但是,如果近视在早期进展迅速,那么在15 ~ 20岁时会进展得更快。这种近视往往高于6屈光度,个别患者度数达到-2000 ~-3000度。这种近视称为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