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话题,酝酿效应( 三 )


又过了大概1个月 , 老师说:“你实习的统计不全面 , 出了不少纰漏 , 漏掉了模型中的要素 , 心中有压力了吧?这样吧 , 待会我问你一个问题 , 你要老老实实给我说实话 , 你先自己想想我要问你什么 , 我上楼找点东西 , 一小时后你来找我 。”
再一次听到这句话 , 感觉就像犯错了一样 。头天晚上刚和老公一起吃手擀面 , 难道又被发现了?
那1小时过得很慢 , 几乎就是数着秒过来的 。
时间过去了 , 老师问我:“你想好了吗 , 知道我要问你什么吗?”
又是一个逻辑套逻辑的问题 , 真被问疲惫了 , 也被吓坏了 。
我说:“可能我有一件事情没告诉您 , 不好意思说 , 我可能恋爱了 , 可能是这个问题吧?”
老师说:“我不听可能 , 这段时间你就没什么感悟给我讲一讲?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 不能分心 , 你学到什么没?必须给你点压力 , 让脑子累一点是好事儿……”
我如释重负 , 对待很多事情格外仔细 。
虽然我做不到对生活中的所有过场“拍照片” , 但是一些有可能引起情绪分化的事情 , 我能记一辈子 。
这也算是一篇额外的文章吧 , 好久不看后台 , 有人问我:听说你是学心理学的 , 我也想学 , 怎么才能学好 。
我认为 , 心理学没有所谓的学好与学不好 。没有情绪的对撞 , 只能学个形式 。
从生活角度说 , 那只是适应压力的过程 。心理学是弱学科 , 没有数学那么严谨的“唯一性” 。有时是从自身出发推导外在 , 有时是从外在出发对比自己的心 。
但是如今的心理学已经和大数据密不可分 。因而 , 很多人所学的心理学 , 只是表面现象 。
不管怎样 , 学心理学首先要面对自己 。如果自己都是假的 , 那么最好不要学 。
所以 , 我真没法回答这个问题 。一个人的情绪崩溃了 , 就会说真话 , 这倒是真的 。和一个人说几句话 , 就能感觉到细微的表情变化 , 你就可以判断那个人有隐瞒 , 这也是真的 。
今天和老师打了电话 , 她老人家说不要总写婚姻案例 。这算是一篇回忆吧 , 本文到此为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