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都陶养的生命

【一个古都陶养的生命】作者:黎荔
一个古都陶养的生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每年到秋冬时节 , 随着气温骤降 , 总是有点咽干咳嗽 , 气短胸闷 , 呼吸不畅 , 入睡困难 , 胸前隐隐然有压迫感 。这应该是慢性呼吸道的问题 , 与气道和肺组织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放眼望去 , 山川憔悴 , 四野蒙尘 , 大气干燥 , 街巷扬灰 。多么希望下一场雪啊!下雪可以净化空气质量 , 也给大地盖上软绵绵、厚墩墩、白莹莹的天鹅绒被 , 让大地稳稳地入睡 , 让种子慢慢地养精蓄锐……
雪飘下来的时候 , 是无声无息的 。当雪堆积起来 , 踩在上面的时候 , 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 有厚度的感觉 , 非常踏实 。当这样一场雪落在西安 , 在弥漫着雪雾的装饰下 , 古都更显扑朔迷离 。一下雪 , 西安就成了长安 。长安城 , 早已在斗转星移间旧貌渐失 , 不过在落雪之后 , 古都风韵还依然可见 。大雪下的千年古城 , 掩埋的是周秦的枝干 , 汉唐的枯杈 , 明清的叶子 。街头巷尾 , 一砖一瓦 , 城墙塔楼 , 亭角桥堍 , 无不可见一闪一烁的人文剧情 , 还有重重叠叠的往事尘梦 。退出帝都光环后的西安 , 繁华已经不再 , 但历史的厚重感依然存留在这座城市的血脉里 , 熠熠生辉 。承载了太多沧桑厚重的思想内容 , 又和当代血脉相连 , 西安的醇厚味道 , 就在于这种城市气质的多元丰富性 , 不旧不新 , 又旧又新;不古不今 , 又古又今 。
古人云:“厚德载物” , 大地之德乃是厚 。这是古人对大自然的认识 。大地宽厚无比 , 它承载高山大川 , 也承载戈壁沙漠 , 承载江南水乡 , 也承载西北荒漠 。承载像深圳这样的摩天大厦林立的现代大城市 , 承载无数边远荒凉、鸡鸣狗吠的小小村庄 , 也承载像西安这样在新旧古今之间面貌复杂的折叠城市 。我觉得西安本身有一种“厚德载物”的土性 , 因为太多东西在这里层层郁积 。千年风云 , 四季更迭 , 西安有无数变幻的模样 。
一个古都陶养的生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西安就如同一个有故事的长者 , 那些曲曲折折的故事 , 吸引你去靠近这一个人 , 探究这一份与众不同的生命 。优雅 , 高贵 , 刚韧 , 平和 , 睿智 , 俊逸 , 深邃、淡泊……生活的积累在他身上是如此厚重 。那是时间的流逝 , 烙在他身上的种种印记 。一个人、一座城 , 是怎么变得厚重的?这个转变是一种自然的剥落 , 也是自然的生长 , 就像新叶的生长 , 就是从核心处往上长 , 长到强壮的时候 , 慢慢把老叶子顶掉了 。有了自主的生长 , 就有了对外的剥离 。在枝枝叶叶的更迭变化中 , 大地的果实无须挖掘 , 无须催促 , 它们会从土地的身体里慢慢生长出来 。经历过孕育时的痛苦和喜悦 , 成熟时便是坦然的、沉稳的 , 是岁月如水一样的平静 。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 一个人 , 一座城 , 就这样从轻浅走向了厚重 , 犹大地之博 , 无所不载 , 气度雍容 , 望之俨然 , 即之温然 。此其所以为厚也 。
虽然我的身体状况并不利于在西安生活 , 尤其在秋冬季节 , 空气污染加重 , 加上冷暖交替 , 总是很容易呼吸系统出现问题 , 但是 , 这么多年来 , 我已习惯了在西安这座气质厚重的城市生活 。春夏秋冬 , 四季轮回 , 每年从白露开始 , 空气与大地变得平和 , 人也变得内心安定 , 没有了春的青涩 , 夏的躁动与愤懑 , 生活的味道也因心情的沉淀而有了微甘之味 。在西安这座城的陶养中 , 我的性情和气质也在慢慢地转化着 , 一如史铁生当年在《我与地坛》中写的那样:“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 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 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 。爱情太重 , 岁月太长 , 也许我就将这样 , 与这座城一起 , 人城俱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