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路上热腾腾的年味

本文转自:新民周刊
四川路是一条典型的上海马路 , 它相貌大气 , 由外滩起步 , 笔笔直由南向北爬上四川路桥 , 以此为分界 , 苏州河南面叫四川中路 , 以北就是四川北路起始 , 一直通往东江湾路止 。总长不到4公里 , 精确地说是3.7公里 。
四川北路五六十年代已是上海商业相当繁荣的街道 , 布局合理生活方便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适合喜爱实实惠惠过日子的普通上海居民居住 。四川路气质低调 , 生活于此的人们相当安居乐业 , 形成整个上海市民阶层的中坚价值观 。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 , 改革开放十多年后 , 一条“看看逛逛其他路 , 买卖请到四川路”的广告语腾空而出 , 四川路突然被媒体发现 , 就像如今上了“热搜”一样 , 变成网红地标 , 蜂拥的人流前来“打卡” , 虹口区的商业被誉为是上海南京路、淮海路之外第三条著名商业大街的四川北路带飞起来 , 实实在在红火了一把 , 购物人群蜂拥而至 , 不太宽的街道每天堪比南京路步行街那般热闹 。
平时省一点 , 过年不能省
【四川路上热腾腾的年味】四川路上热腾腾的年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中国 , 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 , 非轰轰烈烈过不可 。农历腊月八日起 , 春节预热开始 , 至腊月二十三 , 年味逐步升腾 , 四川北路弄堂的晒台上、朝北窗口纷纷挂出自己腌制的风鹅、酱鸭、酱肉 , 好像展览这家女主人的手艺 。弄堂里 , 前后门打开互相搭话 。广东人灌的香肠是甜味的;湖南人说 , 香肠肯定是辣的啊 , 必须放入很多辣椒粉 。宁波人说 , 屋里宁蚶醉好了 , 海鳗风好了 , 宁波呛蟹自己腌不好 , 还是托乡下亲眷带几只上来 , 年夜饭斩一盆嗒嗒味道总归是要的 。
我家住在群众剧场对面的街面房子三楼 , 弄堂里江浙一带籍贯的居多 , 尤其是宁波人 , 到春节前就惦记着要磨水磨糯米粉 , 商店里买来现成糯米粉不够细腻 , 道地的宁波汤团非水磨吊干 , 再浸水养着不可 。包在宁波汤团里的黑洋酥猪油芯子也得自己买猪网油来捏 。但整条弄堂有大石磨的人家只有两三家 , 两周前 , 那石磨便成了紧俏货 , 年中利用率达到最高峰 , 一家家排队等着借用 。我二哥小时候很喜欢交朋友 , 便出门混路道 , 阿姨爷叔阿哥阿姐地称呼人 , 厚着脸皮赖在人家后门口嘎三胡 。我妈妈准备好糯米 , 等二哥的口令淘米浸水 , 糯米起码要泡一夜 , 多泡不行米会酥会变味 。但是 , 二哥还是人太嫩 , 邻居不当他回事 , 往往等到快要小年夜了 , 他才和一个小兄弟终于抱了两片死沉的石头磨子气喘吁吁爬上三楼 , 我们兄弟姐妹七手八脚一起磨水磨粉 , 二哥大功告成 , 可以不用再劳动 , 他趾高气昂唾沫横飞吹牛自己的不懈努力 。
四川北路商业网点多 , 各种店紧紧挨着 , 就群众剧场那一带 , 有豪迈陶瓷商店、泰昌食品商店、牡丹美发厅、群众百货商店、三八饭店、群英绸布商店、虬江花席商店、艺林彩色摄影社、禾香粮油食品店、大新南货商店、挺前纸张商店 。对街上 , 有东海陶瓷食品店、群众影剧院、喜临门糖果店、川公路一小、上海工艺美术品商场、向民熟食店、精武体育用品商店等等 。
物品紧缺时期 , 备年货不可能一蹴而就 , 只能慢慢积蓄 , 我们楼下的南货店不时有干货进来 , 必须时刻注意 , 买好金针木耳、干香菇、腐竹 , 开洋、干贝、鲍鱼属于山珍海味高级货 , 还要筹钱采购 。我小时候 , 春节流行买什锦糖 , 几个等级价格不同 , 南货店经理是个驼背 , 业务娴熟精明 , 他指挥店员大扁头在店堂里腾出地方来拌什锦糖 , 我们瞪大眼睛看驼背经理吩咐倒水果硬糖、花生软糖 , 加一点咖啡太妃糖 , 玻璃纸糖比较高级 , 也要掺一点 , 就在磨石子地板上用大铁铲开始混拌 。小孩子由于不太有机会吃糖 , 流着口水盯牢自己很想吃的那几粒糖 , 女孩子喜欢集糖纸头 , 花花绿绿的看花了眼 。而看热闹的家庭妇女低声议论“格算不格算” , 骂驼背门槛精、小气 , 贵的糖不舍得放 , 什锦糖里都是便宜的硬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