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解密|百年前时兴请大厨上门,小伙计头顶大簋送外卖

这是个流行“互联网+”的年代 , 吃货们随便下载个APP , 动动手指请个厨师上门 , 年夜饭生日会都不用愁了 。提供服务的商家也大打广告 , 说这既是“O2O行业的一大创新” , 又是“最新流行生活方式” 。这话说得就有点过了 , 其实 , 早在100多年前的广州城里 , 专门提供“到会”(上门包办筵席)服务的酒馆多达百家;头上顶着几十斤重食簋的小伙计在街上比比皆是;就算筵开百席 , 身着蓝布长衫的厨倌照样指挥若定 。他们谁也不会觉得“厨师上门”有什么出奇之处 , 这是祖师爷一代代传下来的规矩呀 。
读懂广州·解密|百年前时兴请大厨上门,小伙计头顶大簋送外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857年9月19日《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一幅题为《晚宴》的插图 , 描绘了广州官宦人家举行晚宴的情景 。
广州人婚丧嫁娶
离不开上门厨倌
一说起高档酒楼 , 我们多半会想起富丽堂皇的装饰和客似云来的热闹 。不过 , 你要是带着这样的刻板印象回到百多年前的广州城里 , 到城隍庙前的“福来居”或打铜街的“冠珍”酒馆看一看 , 恐怕会大失所望 。这两家所谓的百年老店门脸都不大 , 再往来一瞅 , 里边居然没几张桌子 。看到这些 , 你心里多半要疑惑了 , 这所谓的百年老店 , 到底做的是哪门子生意呢?
你不必怀疑“福来居”和“冠珍”的江湖地位 , 它们在当时早已是赫赫有名的业内翘楚 , 只不过生意经跟现在的酒楼不大一样 , “送会”和“到会”才是生意的大头 。所谓“送会” , 就是将客人预订的整桌酒席做好后 , 再由小伙计浩浩荡荡送到府上去;所谓“到会” , 就是厨倌(厨师)亲临宴会现场 , 包办筵席了 。这些上门厨倌筹备的可不是简单的“四菜一汤” , 而是筵开百席的豪门宴、从早到晚的流水席、连吃数日不重样的喜宴寿宴 , 可以说 , 那时人们婚丧嫁娶 , 都离不了这一帮本领高强的上门厨倌 。
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 对酒馆老板来说 , 主营“到会”或“送会” , 实在比等客上门强多了:铺面无须大 , 可以省租金 , 客人下了单才去采购 , 可以去库存;平时店里只有几个伙计 , 承办大宴席的时候临时请人 , 还能节约人工 。再说 , 做这生意的门槛也不高 , 两三个厨师凑上几百银元做股本 , 租个铺子 , 就能开张营业了 。所以 , 那时城内主营“到会”和“送会”业务的酒馆有上百家之多 , 高档点的 , 主要为官宦政客上门包办筵席;一般点的 , 主要服务街坊四邻 , 又称“大肴馆” , 那时广州人称猪肉为肴 , 所谓“大肴” , 就是取“斤两足、块头大”之意 。这么多大肴馆林立街头 , 只能说明一点 , 就是广州人的确比较能吃 。
读懂广州·解密|百年前时兴请大厨上门,小伙计头顶大簋送外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味兰海鲜镬气饭店打出的广告 , “八千只肥鸡”的字样引人注目 。
食簋重达十来斤
伙计要练铁头功
对大多同时身兼厨师一职的大肴馆老板来说 , 包办筵席能节约不少成本 , 的确是桩美事 , 可店里小伙计的感受就大不一样了 。先说“送会” , 那可不像今天送外卖那么简单 , 客人往往一点就一整桌酒席 , 厨师做好后 , 把一道道菜装进精致的锡窝(又称锡簋) , 再盖上铁皮盖保证镬气 , 接着店里的小伙计就得把锡窝放进木托盘 , 顶在头上 , 出门送餐去了 。他们头上的重量 , 少说也有十来斤 , 客人住得再远 , 都得照送不误 , 半道又没有歇脚的地方 , 这感觉就是一个字——累 。不过 , 想想那时的广州城里还没几条马路 , 这些头顶锡窝的小伙计能在拥挤的人群里灵活穿梭、健步如飞 , 还真是件很拉风的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