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解密|百年前时兴请大厨上门,小伙计头顶大簋送外卖( 二 )


小伙计“送会”不易 , “到会”时更受累 。酒馆“送会” , 大不了就是一两桌酒席 , 若是“到会”——即上门包办筵席 , 那往往就是几十桌上百桌地摆 , 这也是“大肴馆”最大的利润来源 , 所以各家都十分看重 。老西关宴饮之风盛行 , 婚丧嫁娶就不用说了 , 肯定要摆酒待客 , 此外 , 那时一年起码有几十个神仙诞 , 各个行当又有师傅诞 , 一年三百六十天 , 几乎天天有理由摆酒聚餐 , 这也大大带旺了大肴馆的生意 。
所谓“厨师未动 , 伙计先行” , 宴会当日一大早 , 伙计们就得将碗碟、匙羹、筷子、铁锅、炒镬、炭炉以及各类烹调用具抬到主家 , 若主家开上一整天的流水席 , 或者一次要摆上百桌的酒宴 , 那这搬运工的活就更重了 , 幸而按当时惯例 , 主家总要给赏钱的 , 这是劳苦了一天后最大的盼望了 。
一年到头干得这么累 , 那大肴馆的伙计能挣多少钱呢?按照当时的行规 , 刚入行的伙计 , 每月工资一个银元 , 折合一算 , 大概一天能挣两分四厘 , 故此 , 他们给自己起了个外号 , 叫做“两分四” , 意指自己不过就是个打工的 。其实 , 这是刚入行时的价码 , 他们好好干上几年 , 成了熟练工 , 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 再说“送会”、“到会”都有小费 , 采购食材还能公开拿点回扣 , 不至于匮乏度日 。
读懂广州·解密|百年前时兴请大厨上门,小伙计头顶大簋送外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世纪四十年代 , 长堤一带食肆林立 , 六国饭店更是灯火通明 。
拉拢仪仗铺
套客户名单
大肴馆“上门到会” , 伙计干再多活 , 也是配角 , 厨师才是主角 。上文说了 , 那时广州多数大肴馆的老板本人就是厨师 , 换言之 , 这是技术型创业 , 要想真正立足江湖 , 靠的还是厨艺本身 , “上门到会”就是个试验场 。做婚宴 , 从提前几天的“报喜埋厨酒”(接待亲友)到婚宴当天的“正日喜酒”再到最后一天的“消公道酒”(欢送亲友) , 都要一一安排妥当;做同业酒(庆祝师傅诞) , 往往一摆就是几百桌 , 工友或许还要随到随吃 , 厨师就得不间断服务;按当时惯例 , 不管喜事丧事 , 桌上总有一道鸡蛋片 , 但切法大有讲究 , 生仔满月酒要竖着切成四件 , 遇有老人忌辰则要横着切薄片 , 倘若忙乱中一不小心出错 , 厨师挨一顿暴揍不说 , 大肴馆的生意从此必定一落千丈 。所以 , 虽说经营门槛不高 , 但要把这门生意做好 , 却也是要步步小心呢 。
不过 , 既然厨师本人就是老板 , 那在烧菜之余 , 他也必得讲究经营技巧 , 更何况 , 全城上百家大肴馆做的生意大同小异 , 所以更要挖掘客户资源 。那么 , 到哪里去找这些信息呢?一些头脑活泛的大肴馆老板就盯上了位于光雅里的仪仗铺一条街 , 他们网罗了一些经纪人 , 与这些仪仗铺的老板拉上关系 , 有事没事跑去店里坐着 , 套取吉凶二事的户主名单 , 然后就主动上门 , 七里八拐地攀上亲戚 , 遇有婚姻嫁娶 , 就送礼道贺;遇有丧事就送宝烛吊唁 。搭上线后 , 便鼓动三寸不烂之舌 , 直说到主家心动下单为止 。久而久之 , 大肴馆、经纪人和仪仗铺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时时互动的情报网络 , 至于这个网络的润滑剂 , 那当然是佣金和回扣 , 这一点好像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太多改变 。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采访人员:王月华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
【读懂广州·解密|百年前时兴请大厨上门,小伙计头顶大簋送外卖】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