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乡土人才“智”富一方人,乡村振兴有“锡”望!

依托自然禀赋和特色资源 , 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产业 , 在无锡 , 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街道、社区 , 正成为高校毕业生、农业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的创业集聚地 。其中 , 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生物农业创业人才、最美新型青年农民和乡土人才“三带”新星(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 。近日 , 采访人员采访多位“田园创客” , 他们以街道、社区为集聚地 , 不仅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打理得井井有条 , 还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
【无锡:乡土人才“智”富一方人,乡村振兴有“锡”望!】无锡:乡土人才“智”富一方人,乡村振兴有“锡”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扎根第二故乡
打造农旅融合农场
早上不到8点 , 田间气温尚低 。朱爱勇穿过农场的泥土路 , 走进大棚 。这里种植着草莓、樱桃、火龙果、葡萄、枇杷等六七种水果 , 他要查看它们的生长情况 。
从事农业工作十多年的朱爱勇其实是教育专业毕业的 , 由于从小看着父母开办农场 , 与同龄人向往大城市缤纷多彩的车水马龙不同 , 他偏偏喜欢泥土的芬芳和稻麦的金黄 。2019年 , 朱爱勇得知无锡新吴区农业部门在鸿山街道打造高标准农田物联网核心示范区 , 一下子就相中了这块稻田 , 并与街道签订合同 , 同时 , 邀请浙江大学专业团队达成战略合作 , 成立浙大特色水稻无锡研究基地 。
“一开始就想把农场做成休闲观光的农业项目 , 种植只是最基本的功能 , 种出花样 , 让游客觉得赏心悦目并兼顾休闲功能才是目标 。”朱爱勇介绍 , 通过这两年的努力 , 水稻种植已经成熟 , 稻田旁的20亩高标准薄膜联栋温室也逐步成型 , 温室内全程引入物联网技术 , 实现自动遮阳、控温、喷滴灌功能 , 随时掌握作物生长态势 , 已经先后培育起多种水果 。
种植难题解决后 , 朱爱勇进一步拓展休闲观光功能 , 在稻田边建起游客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和环绕式的景观长廊、种植凌霄花、爬藤月季等植物 , 在田里种植“彩稻” , “画出”休闲农业美丽的稻田画 , 来到这里的人们可以走进稻田看美景、闻稻香、忆乡愁 。“去年秋天的割稻亲子活动受到很多家长和小朋友的欢迎 。” 如今 , 随着农场越办越好 , 朱爱勇也已扎根无锡 , 孩子、父母都来到无锡 。“一家人在一起 , 很幸福 。”
无锡:乡土人才“智”富一方人,乡村振兴有“锡”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时光不负有心人
十年耕耘荒土开满鲜花
走进胡春宏的种植大棚 , 一股暖意扑面而来 , 姹紫嫣红的蝴蝶兰在这里开得正盛 。胡春宏游走在花架间 , 仔细巡视着这批早已被客户预订的蝴蝶兰 。年前一个月是花卉销售最好的时候 , 连日来 , 胡春宏忙得脚不沾地 。
“今年形势对我们很有利 , 价格几天一涨 , 市场上供不应求” , 蝴蝶兰今年的价格相比往年提高了20% , 这是两年前焦头烂额的胡春宏没想到的 。他告诉采访人员 , 蝴蝶兰育苗需要两年时间 , 今年开的花 , 是2019年年底至2020年4月份之间育的苗 , 当时 , 除了育新苗 , 胡春宏还有5万棵待售的蝴蝶兰被困在大棚里 , 久久找不到出路 。“在手里多捂一天 , 就多一笔不小的开销 , 我们向园区反映后 , 联系到了无锡市农业农村局 , 打开社区团购渠道 , 才收回了数十万元的成本 。”
在胡春宏看来 , 园区就像是他的大棚 , 是为他抵御创业路上风雨的避风港 。2013年 , 热爱农业的胡春宏从上海公司辞职 , 经多方考察 , 在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开展自主创业种植之路 , 成为一名园艺家庭农场的农场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