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给10个月婴儿“刮痧”致其面部溃烂?中医提醒:刮痧要辨证,不可随意乱刮

日前 , “外婆给10个月婴儿刮痧致其面部溃烂”的话题引发热议 。
据悉 , 这名10个月大的女婴住院9天回家后 , 出现反复咳嗽发烧吃药未好转的情况 , 心急又心疼的外婆 , 使用银戒指和蛋清自行给孩子额头部位刮痧治病 , 想着“驱寒气” , 没想到的是孩子非但未好转 , 反而额头伴有红疹 , 进而出现破溃和渗液 。
外婆给10个月婴儿“刮痧”致其面部溃烂?中医提醒:刮痧要辨证,不可随意乱刮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种用“银戒指和蛋清”在孩子头部“刮痧”的行为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后果?本报采访人员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王尚全。
刮痧有什么作用?刮痧有特定的方法吗?
刮痧疗法是运用手指或各种边缘光滑的工具 , 蘸上具有一定治疗作用的刮痧介质 , 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刺、捏、拍、挑等手法 , 使皮肤表面出现瘀点、瘀斑或点状出血 , 即所谓“出痧” , 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简便易学 , 器具简单 , 操作方便 , 应用广泛 , 安全可靠 , 疗效显著 , 一直流传和应用于民间 ,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
刮痧具有活血通络、调整阴阳、排出毒素、自体溶血等作用 。刮痧时需要用刮痧板(石器、陶器、苎麻、硬币、木器板)润滑剂(冬青膏、麻油、鸡蛋清、葱姜汁、白酒、薄荷水、滑石粉) 。手法有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 。
刮痧时患者可采用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俯伏坐位、仰靠坐位 。
具体可分刮痧法、撮痧法、挑痧法、放痧法 。刮痧法有直接刮法和间接刮法;撮痧法根据不同的指法和力度可分为扯法、挟法、挤法和抓法等;挑痧法是用针具在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 , 刺入皮下 , 挑断纤维丝或挤出点滴瘀血 , 治疗疾病的方法;放痧法又分为泻血法和点刺法两种 。
【外婆给10个月婴儿“刮痧”致其面部溃烂?中医提醒:刮痧要辨证,不可随意乱刮】刮痧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保暖 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 , 夏季应回避风扇 , 不可直接吹刮拭部位 。
刮痧顺序 一般原则是先刮头颈部、背腰部 , 再刮胸腹部 , 最后刮四肢和关节部 。每个部位一般先刮阳经 , 后刮阴经;先刮拭身体左侧 , 后刮拭身体右侧 。
刮痧方向 不要来回刮 , 原则上应由上而下 , 由内向外 。面部由内向外刮 , 头部由头顶向周围 , 项部由上向下 , 背腰部由上而下及由内向外 , 胸部由内向外 , 腹部由上而下 ,四肢由上而下 。应刮完一处之后 , 再刮另一处 , 不可无次序地刮拭 。
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进行刮痧 , 要有时间限制 每个部位的刮拭时间为3~5分钟;用补刮手法刮拭每个部位的时间为5~10分钟 。通常一个患者 , 应选3~5个部位进行刮拭 , 对不出痧或出痧较少的患者 , 以皮肤出现痧点、紫斑即可 , 不可强求出痧 。
结合体质 体弱年迈、儿童及特别紧张怕痛的患者宜用补法刮拭 , 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表情及全身情况 ,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情况 。
病情重、病灶深 , 但体质好或疼痛性疾病患者 , 刮痧宜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进行刮拭 , 病情轻、病灶浅、但体质较差的患者 , 宜用补法 。
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 , 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拭出痧 , 再次刮痧时需间隔3~6天 , 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一般3~5次为1个疗程 。
凡肌肉丰满处(如背部、臀部、胸部、腹部、四肢)宜用刮痧板的横面( 薄面、厚面均可) 刮拭 , 对一些关节处、手足指(趾)部、头面部等肌肉较少、凹凸较多处宜用刮痧板棱角进行刮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