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产业的变化,还要从几年前说起( 三 )


除了本土行业巨头外 , 国内的新一代古典音乐领域的从业者也正在崛起 。
今年7月2日 , 艺术经纪与音乐制作公司极致音乐(InnovativeManagement)宣布成立 , 专注于提供国际标准的音乐经纪业务服务 , 并致力于推动青年音乐家和新锐音乐人的发掘与职业成长培养 。
另一边 , 9月5日晚 , 指挥家余隆倡导创立的青年艺术家孵化计划2.0音乐季节正式拉开帷幕 。
该计划并非只针对少数精英群体 , 而是面向每一位有着音乐梦的年轻人 。报名即可成为“青鸟计划”的一员 , 通过参加演出获得积分 , 晋升成为第二层级“Z-Club”(Z世代)的一员后就拥有自己的专属音乐季 。
在该计划里“青鸟们”拥有作为主角的绝对话语权 , 所有环节均由年轻人把关 , 改变了由机构制定发展规划的传统 , 发起人余隆和上海交响乐团则退至幕后 , 提供保障和支持 。
不仅如此 , 青鸟计划还解决了大多数年轻音乐人只能通过大赛获奖才能被关注的行业痛点 , 联动上海交响乐团及国内其他职业乐团、艺术经纪公司 , 为他们的音乐抱负和艺术热情提供施展空间 , 从“想到”到“做到” , 助力年轻人音乐事业快速起步 , 驶上快车道 。
资本的进入、前辈的提携和扶持都给行业带来了信心 。同时 , 这几年大热的音乐剧市场也让更多观众开始有了走进剧院看演出的习惯 , 带动了古典音乐演出市场的人气 。
对观众来说 , 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演变而成的音乐剧 , 比古典歌剧更具当代性和流行性 , 表现形式也更新颖 , 能够吸引观众走进剧院 。
根据《2021中国音乐剧指南》发布的内容来看 , 疫情前 , 中国音乐剧演出市场的演出场次、观众数量、收入从2016年开始一直在增长 , 至2019年共演出2655场 , 同比增长5.4%;观众数量达到213万人次 , 同比增加29.5%;票房收入突破6亿元 , 同比增长37.1% , 达到行业近几年的最高峰 。
然而 , 自2020年1月新冠疫情开始 , 全国演出大规模取消或者延期 , 1月至3月全国取消或者延期演出近2万场 , 直接票房损失超过20亿元 。但随着疫情有效控制 , 从6月份开始 , 演出市场逐渐恢复 , 2020全年共演出音乐剧997场 , 较2019年演出场次恢复了37.6% , 观众人次为61万人次 , 票房收入超亿元 。
到了2021年 , 沉浸式演出尤其是环境式音乐剧成为增长热门 , 《阿波罗尼亚》、《桑塔露琪亚》这两部姊妹篇喜剧就成为上海地区的爆款剧 。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 今年8月 , 英国老牌古典音乐及表演艺术管理公司HarrisonParrott , 正式发布其中文名称与标识 , 同时上线中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 , 以“伯乐艺术”为名开展业务 。聚焦伯乐艺术在中国的业务和运营 , 包括艺术家演出、艺术团体巡演 , 以及特别合作项目等 。古典音乐还有多大的市场潜力?
国内古典音乐市场被看好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 , 古典音乐在国内能够有今天如此广泛的知名度 , 与蓬勃发展的钢琴教育密不可分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重视小孩的音乐教育 , 截止2020年国内演奏钢琴的琴童多达4000万 。这些琴童除了给古典音乐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 对于专业音频等学习辅助资料的需求也是发展机遇 。
对于唱片公司来说 , 只要把唱片结合为学习辅助工具就足以吸引琴童及其家长们的关注 。比如NAXOS唱片就曾出版过《家有琴童》的系列CD , 每张CD都由简到难编排钢琴曲目 , 并附赠4本钢琴谱、作曲家介绍、乐曲赏析等详尽资讯的聆赏手册 。作为学钢琴的孩子的辅助资料 , 该系列CD在欧美上市后 , 迅速得受到了家长与钢琴老师欢迎 , 随后引入中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