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日本经济崩盘真相( 二 )
一番利益交换和政治博弈下来 , 美国国会最终达成一致:将日本列为“不公正贸易国” , 逼迫日元对美元升值 , 以增强美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 。
接下来 , 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剧情了:
美国威逼利诱 , 日本半推半就 , 双方于1985年9月22日 , 联合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签署了《五国财长关于干预美元汇率的联合声明》 , 承诺:在1985年9月23日开始的6周内 , 日元对美元升值10-12% 。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广场协议》 。
而之所以说签署《广场协议》 , 日本是半推半就 , 是因为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 , 以及财政金融部长竹下登 , 有自己的小算盘 。
他们觉得日元对美元升值10-12% , 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一方面 , 迎合美国的需求 , 可以在国内打造自己的亲美派人设 , 有利于自己的官位永固 , 美国是日本的太上皇嘛 。
另一方面:日元对美元升值10-12% , 虽然打击了日本出口竞争力 , 但同样也可以减少原油等能源产品的进口成本 , 有必有弊 。
既为国家考虑了 , 又巩固了自己的官位 , 公私兼顾 , 完美!
但中曾根、竹下登的理想很丰满 , 现实却很快教他们做人了 。
浅薄的中曾根、竹下登 , 对金融的理解近乎愚昧 , 他们不明白:日元升值 , 不是你想升值就升值;想停下来 , 就停下来 。
文章图片
3
《广场协议》原本计划:英美法德日五国 , 在6周内 , 联合抛售180亿美元绿币 , 购买日元;达到让日元对美元 , 升值10-12%的目标 。
但事实上 , 五国只用了一周 , 抛售了108亿美元 , 就圆满完成了任务 。
原因既在情理之中 , 却也在意料之外:
说是情理之中 , 是因为美元经过5年强势升值 , 在《广场协议》签订时 , 已处于高估位置;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市场 , 推动美元贬值 , 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
说是意料之外 , 是因为五国政府没想到全球私人资本和投机热钱的力量如此之强大 , 原本设想五国政府引领 , 私人资本跟进 , 6周才有鞥能完成目标 , 但结果是:1周就加速完成了 。
这就意味着 , 1985年 , 全球私人资本和投机热钱 , 已经成长为比政府更强大的市场主导力量 , 在全球货币汇率这件事上 , 五国政府投入的102亿美元 , 相比于投机热钱的数千亿规模 , 只能算是毛毛雨 。
而当投机热钱 , 在日元升值这件事上 , 赚到第一桶金时 , 他们的贪婪是不会停下来的:
比如你在1985年9月23日抛售1亿美元绿币 , 兑换到250亿日元(当时的日元美元汇率为250:1) , 1周后日元美元汇率升值到225:1 , 你的250亿日元就价值1.11亿美元了 , 一周躺赚1100万美元 , 是你 , 你会停下来吗?
于是 , 在日元完成对美元的升值目标后 , 投机热钱 , 仍在疯狂做多日元 , 抛售美元 。
日元升得越快 , 它们赚得越多;贪婪的魔盒被打开 , 任何人都无法阻止 , 哪怕你贵为首相 。
4
于是 , 在全球热钱的疯狂投机下 , 日元升值节奏完全失控了 , 本应该在10年 , 乃至更长时间内完成的升值 , 被加速到3年 , 就超额完成了 。
《广场协议》后 , 日元币值继续飙升:
1986年 , 日元对美元升值25%;
1987年 , 再升值26.5%;
1988年 , 又升了4% 。
1985年9月-1988年12月 , 日元累计对美元升值93% , 几乎翻了一倍 。
面对如此疯狂的升值节奏 , 日本制造业 , 彻底懵了:
1985年 , 价格为200美元的日本电视 , 由于日元升值 , 1988年年末 , 出口价格就高达400美元了 , 日货还有个毛的竞争力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