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虫奇闻|蝗灾猛于虎?20万只椋鸟驰援新疆灭蝗,当蝗虫群居后几乎所向披靡( 三 )
群居型蝗虫有毒 , 鸟兽避之不及科学家发现蝗虫身体中含有一种叫做cyp305m2的基因(C基因) , 散居蝗虫的CA基因不会出现任何变化和异常 , 此时的蝗虫身体为绿色 , 以蝗虫的为食的动物会争先恐后的啄食蝗虫 。
而转为群居蝗虫后 , 蝗虫体内的C基因会马上发生反应产生毒素 , 不但身体颜色发生改变 , 体内苯丙胺酸在C基因的作用下变为苯乙醛肟 , 从而水解为苯乙腈 。
这种物质带有刺激性气味 , 一般的鸟兽根本不敢靠近 , 就别提捕食群居蝗虫了 。
当群居蝗虫受到动物攻击后 , 苯乙腈会变为毒性非常强的氰化氢 , 严重者可致其他动物中毒死亡 , 这类的御敌手段使生物治蝗较难实现 。
我国的治蝗防蝗手段我国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在蝗虫未成为成虫前就将其尽可能消灭 , 此时蝗虫正处于蝗蝻阶段 , 无法迁飞 , 生物治蝗或者药物治蝗都能够产生效果 。
除此之外 , 在2014年 ,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康乐教授及其团队解析并绘制了6GB多的飞蝗全基因组序列图谱 , 解开了多个困扰科学界多年的蝗虫难题 。
在生物治蝗方面 , 主要采用人工饲养的牧鸡牧鸭 , 并且每年都要筑巢引鸟吸引蝗虫的天敌帮助消灭蝗虫;在药物治蝗方面 , 每年都要对草场及田地进行药物喷洒 , 在蝗虫未成为可迁飞的群居型蝗虫前 , 就将其灭杀 。
新型灭蝗手段目前 , 我国还在开展最新型的灭蝗实验 , 在未来可以让蝗虫感染一种叫做“蝗虫病毒”的致病菌 , 这种病毒可以在蝗虫之间互相传播 , 在10天后 , 就可以杀灭感染病毒的蝗虫 , 这种方法要比其他手段更有效果 。
此次 , 我国新疆伊宁筑巢引鸟 , 正是我国防蝗治蝗的重要手段之一 ,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 , 世界各个国家都可以完全摆脱蝗灾 。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
- 科学探索|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昆虫咬合力传感器系统
- 科学探索|科学家们创造了能够杀死癌细胞的蠕虫
- 科学探索|研究认为昆虫具有体验疼痛的能力 并提出有关道德农业的问题
- 科学探索|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特殊类型的蠕虫可以快速分解塑料
- 科学探索|科学家找到植物抗虫系统开关 并且尝试让其在高温下工作
- 科学探索|[视频]MIT研发机器萤火虫:能飞还能发光
- 科学探索|科学家认为在我们脸上交配的微型螨虫可能很快就会与人类融为一体
- 科学探索|日本大力推广昆虫食品:蟋蟀制品比牛肉更实惠
- 科学探索|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啃食塑料垃圾的“超级蠕虫”
- 科学探索|猫咪对猫薄荷“上头”与驱虫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