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海行舟|古人记载里的“潜艇” 神奇的沦波船


菖蒲海行舟|古人记载里的“潜艇” 神奇的沦波船
文章图片

潜艇也被称为潜水艇、潜舰 , 是能够在水下运行的舰艇 。 16世纪 , 真实意义的潜艇出现 。 1578年 , 英国数学家威廉·伯恩著书《发明与设计》描述潜艇 。 直到1620年 , 西方首艘有文字记载的“可以潜水的船只”由荷兰裔英国人克尼利厄斯·雅布斯纵·戴博尔建成 。 可是早在公元前200多年的秦朝我国就有了关于“潜艇”的记录 ,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这里面的故事 。
现代化潜艇
东晋王嘉《拾遗记》里是这样描述的 , “始皇好神仙之事 , 有宛渠之民 , 乘螺舟而至 。 舟形似螺 , 沉行海底 , 而水不浸入 , 一名'沦波舟'” 。 意思是说 , 秦始皇热衷于神仙之类的关于长生不老的事 , 有一天一个自称来自“宛渠之国”的人 , 乘坐着像海螺一样的可以在海底行驶的船来拜访他 。 之后更是记载着宛渠之民劝说海外有着数千丈高的扶桑树 , 吃了扶桑树的果子便可以得道成仙 。 秦始皇听后为此动容 。 于是大举派遣方士徐福携童男童女出海往蓬莱寻找扶桑 。 这位宛渠之民乘坐的螺舟后来被称为沦波船 , 在记载中沦波船不光能在海底行驶而且速度奇快 , 续航更是可以日游万里 , 但是具体的这位宛渠之民给秦始皇推荐完扶桑树之后的下落就不得而知了 , 秦朝的统治极其短暂 , 之后也没有了沦波船的下落 。 在清代冯可镛《慈溪县志》纪异篇中也记载着:“罗江之浒 , 有二螺大如冈阜 , 每出游水面 , 则有光烛天 。 其行如飞 , 百里一瞬 。 出则有大风雨 , 至今尚然 。 ”也有着对于行驶于海中的螺型船只的记载 。 很多传媒把这些记载当成是外星人到访的证据 , 但是随着近代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 我们不难得出大部分的难以解释的事情都是来自古人方士的臆想 。
扶桑树画像砖
【菖蒲海行舟|古人记载里的“潜艇” 神奇的沦波船】其实很多现代的发明在古时都有原始的想法 , 只是受限于当时科技和材料以及技术加工的原因不可能实现 , 秦朝时期扫平六合 , 古人在茫茫的大海边可能对于海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于是才有了这些超乎当时认知水平的产物出现 。 就像今年我国发现的三星堆文化遗址 , 黄金面具上的眼睛都是非常的大 , 由于三星堆遗址位于我国四川省 , 地处于盆地之中 , 高高的大山阻挡了先人们对于外界的探索 , 也许古人想要一对更大的能看的更远的眼睛 , 所以在铸造黄金面具的时候 , 特意把眼睛做的很大 , 代表了古人的一种朴素的理想主义 。 放眼时间长河 , 我们人类出现的时间不过刹那之间 , 人类的探索也还需更加深入 , 大胆的设想 , 小心的求证 , 也许未来的人类也会从我们这个时代考古出意想不到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