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郭慧敏赵艳杰和她的小卖店在围着病床边打转的二十多年里|赵老四的小卖店不用叫“好运”了( 二 )


善意也进入她的生活 。 每次送酒水的车到楼下 , 只要工人路过 , 就一定会帮她搬上楼 。 李清涛看到赵艳杰家卧室墙上全是霉斑 , 就找来朋友给墙“刮大白” 。 新货架也来自工地 , 李清涛的手下程艳丰看到小卖店的货摆不下了 , 就用工地上的板材打了个四层架子送过来……不忙的时候 , 工人们会在店里跟赵艳杰闲唠嗑 , 有人夸她人好 , “这要是我瘫痪 , 我家那个早跑了 。 ”
“但也不是所有工人都这么好 , 还有人偷过我钱盒子呢” , 赵艳杰能理解别人不帮他 , 但她没法接受有人偷她的 。 从开张那天起 , 她就把装钱的红色铁盒子放在客厅桌子上 , 有一次她转身拿货的功夫 , 发现钱盒子被打开了 , 原本一百多的零钱就剩下几个钢镚 。 家里没有监控 , 工人也走了 , 她一个人愣愣地瞅着钱盒子 , 猛地冲着老南喊:“我这么相信他们 , 怎么能偷我呢?偷谁也别偷我啊!”
老南还是咧嘴 , 病痛留给他的表达空间不大 , 高兴和不高兴全凭咧嘴的方向和弧度来判断 。 卧室里“呜呜呜”的回应没能消解赵艳杰的生气和不解 , 等到“熟脸儿”的工人来买东西 , 她又提起钱盒子的事 , 工人骂她“活该” , “你这人过于好了 , 就是傻” 。
记者/郭慧敏赵艳杰和她的小卖店在围着病床边打转的二十多年里|赵老四的小卖店不用叫“好运”了
文章图片
赵艳杰与丈夫老南
297米的生活半径
“对啊 , 我是傻 , 太多年没接触外边人儿了 。 ”赵艳杰说 。
开店之前十几年的时间里 , 由这个临街的家和距此297米的超市所构成的“L型”线路 , 几乎是赵艳杰的全部生活轨迹 。 轨迹这头 , 她用破壁机把水果、酸奶或者鸡肉、馒头打成糊状 , 通过胃管送到老南身体里 , 轨迹另一头 , 她精挑细选着便宜的青菜和土豆 。
老南的命是她“死皮赖脸”地抢回来的 。 2010年 , 老南突发脑梗和脑血栓 , 进ICU第一天就花了三万 , 抢救的时候 , 她给兄弟姐妹下“命令”:我没钱但人必须救 , 钱你们拿也得拿 , 不拿也得拿 。 “我不是那厚脸皮的人 , 但我有啥办法?”回想老南在病房里抽搐 , 不断用身体撞击病床的样子 , 她就难受 , 她觉得自己得把他留住 , 哪怕只是能喘气 , 她和儿子也算有个家 。
最终老南的命保住了 , 但全身瘫痪 。 出院之后 , 赵艳杰没睡过一个整觉 , 晚上用绳子把自己和老南的手腕拴在一起 , 稍微感受到一丁点拉扯 , 她就得摸摸老南 , 有时候全身邦邦硬 , 需要按摩 , 有时候浑身是汗 , 需要擦洗 , 还有的时候咳痰被噎住 , 她得把一根细长软管伸进老南切开的气管里 , 按下机器的开关吸痰……
这些她很少跟人提起 , 哪怕是亲姐妹 。 有一次同学家孩子结婚 , 赵艳杰赶去参加 , 叫来二姐和三姐照看老南 , 没想到外宿的一整宿 , 她都在接家里的电话 , 听筒里不断地传来“咋回事”、“怎么办” 。 回家之后姐姐问她:“你一天天就是这么过来的?他这折腾得也不让人睡觉啊 。 ”
其实 , 赵艳杰的“护工”生活开始于更早的时候 。 1999年 , 婚后一年 , 老南父亲患病瘫痪 , 四年后 , 老南母亲病重卧床 , 再加上儿子出生 , 这个七十平米的两室一厅显得越发狭小 , 赵艳杰的生活也没有了“舒展”的可能 。 平日里 , 老南出去换煤气罐挣钱 , 赵艳杰负责家里所有人的饮食起居 , 在厨房做饭 , 卧室喂饭 , 去卫生间倒掉排泄物 , 再回来看护 , 每天一睁眼就像站在一场马拉松的起点 。
2009年前后 , 老南的父母相继去世 , 赵艳杰本以为自己可以出去挣钱来缓解家里的困难了 。 但就像她后来“总结”的 , 每当要为“雨停了”兴奋时 , “冰雹”就会来 , 老南出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