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郭慧敏赵艳杰和她的小卖店在围着病床边打转的二十多年里|赵老四的小卖店不用叫“好运”了

采访人员/郭慧敏
记者/郭慧敏赵艳杰和她的小卖店在围着病床边打转的二十多年里|赵老四的小卖店不用叫“好运”了
文章图片
赵艳杰和她的小卖店
在围着病床边打转的二十多年里 , 生活告诉赵老四一件事:每当要为雨停了兴奋时 , 冰雹就会来 。
她想在家里开个小卖店 , 好歹赚点钱 , 名字也想好了 , 叫“好运” , 她打算把这俩字写牌子上 , 挂在二楼窗口的防护栏外面 。
“好运”还没挂出去 , 敲门声就来了 。
记者/郭慧敏赵艳杰和她的小卖店在围着病床边打转的二十多年里|赵老四的小卖店不用叫“好运”了
文章图片
建筑工地上的工人们经常光顾赵艳杰的小卖店
像一颗颗糖球滚进来
“来人儿啦!”盘坐在床上的赵艳杰立马搁下丈夫老南的手 , 趿拉着拖鞋小跑到客厅开门 。 她希望迎来的不是亲戚邻居 , 而是第一位客人 。 为此 , 她已经等了一天了 。
赵艳杰的小卖店选择在2020年3月8号这天开业 , 她想着就当也给自己庆祝一下妇女节 。 这天早上 , 赵艳杰给老南擦完身 , 就俯身趴在他耳边说:“老南 , 你家老四开店啦 , 你一定得念叨 , 让店越来越好 。 ”赵艳杰在姐妹中排行老四 , 老南以前总喊她“赵老四” 。 如今 , 因脑梗和脑血栓而全身瘫痪 , 老南只能眨眨眼 , 大张着嘴发出“哦哦”的声音回应 。
她爬上厨房窗台 , 把一个写着“面包、饮料、啤酒、方便面……”的泡沫板子用铁丝绑在了窗外的铁栏杆上 。 这个小卖部开在他们的家里——那是一套位于老式楼房二层的房子 , 在沈阳市沈辽中路旁 。 窗外的雨下了一整天 , 她反复整理擦拭着摆在旧鞋架和茶几上的货品 , 时不时跑到卧室窗前 , 看雨还没停 , 就转身跟丈夫念叨:“咋办啊 , 这店是不是够呛……”
背靠工地是赵艳杰“敢”开这个小卖店的原因 。 赵艳杰家所在的楼房 , 四栋连成一排 , 横在街道与工地之间 , 开店之前 , 她顺着工地的蓝色围挡板转了两圈 , 碰巧遇上工地后勤人员 , 得知她家里有个瘫痪病人 , 就让她放心开 , “到时候工人肯定去买” , 赵艳杰像吃到了一颗定心丸 。
如她所愿 , 敲门的是工地上的工人 , 叫李清涛 。 “想要点儿啥随便挑” , 赵艳杰笑脸迎上去 , 边说边往后退 , 给他腾地儿 。 李清涛挑好香肠和泡面 , 却发现自己没带钱 , 赵艳杰就让他先赊账 , 李清涛有些诧异 , “你信得着我啊?”“这有啥信不着的 。 ”
第二天来敲门的还是李清涛 , 不同的是 , 他身后还跟着十来个工人 , 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挤进小卖店 , 叫她“大姐” 。 工人们在客厅里挑东西 , 李清涛被挤到卧室门口 , 还上七块五的赊账后 , 他转头看到了卧床插管的老南 , “家里有病人啊?”“对 , 我爱人 。 ”“哦” , 李清涛长应了一声 , 转头跟工友们说:“以后有需要的东西 , 尽量都上大姐这买啊 。 ”
七块五、九块、十五、二十……当天晚上 , 赵艳杰坐在床边反复翻着手机上的收款记录 , “就跟小孩儿捧着糖球儿似的” 。 每翻一遍她都拍拍旁边的丈夫 , “诶呦天哪 , 这家伙 , 看来咱能成功” , 说完又给儿子发微信:“咱家店终于进账啦!”这天之后 , 工人们成为小卖店的常客 , 赵艳杰想:也不奢求生意多好 , 只要能挣两块豆腐钱就行 , 于是每次听到手机传出“微信到账XX元” , 她都暗自合计 , “嗯 , 挺好 , 一块豆腐钱到手了……”
“糖球儿”一颗颗滚进日子的同时 , 赵艳杰还发觉一种她太久没感受过的热闹也跟着进来了 。
除了买东西 , 工人们还会求助赵艳杰缝补挎包和衣服 , 虽然曾经骨折的左手大拇指至今不能用力 , 但她还是答应下来 。 缝的时候先把针头插进去 , 然后把针背顶在门框上 , 借着劲儿把针往里顶 , 挎包上的一条裂口她要缝上俩小时 , “我要是不管 , 他们到外边还得花个三块两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