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临泛
王维 〔唐代〕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译文
文章插图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
江水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
远处的城郭好像在水面上飘动,波翻浪涌,辽远的天空也仿佛为之摇荡 。
襄阳的风景天气好,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
鉴赏
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 。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由远而近,远近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 。诗人采取的几乎全是白描的写意手法,从大处着墨,于平凡中见新奇,将登高远眺、极目所见的山川景物写得极为壮阔飞动,奔放雄伟,全诗犹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
文章插图
【《汉江临泛》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 。“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 。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 。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 。“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 。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 。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 。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 。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 。
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 。”说得很中肯 。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
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正当诗人极目远望,突然间风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动,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 。风越来越大,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身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 。风浪之前,船儿是平缓地在江面行驶,城郭是静止地立于岸边,远空是不动地悬于天际;风浪忽至,一切都动了起来 。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 。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 。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 。“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活起来了,诗也随之飘逸起来了,同时,诗人的一种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也从中表现了出来,江水磅礴的气也表现了出来 。诗人描绘的景象是泛舟所见,舟中人产生了一种动荡的错觉,这种错觉也正好符合诗句中的汉水的描写,所以这两个词用得极其恰当 。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 。《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 。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
创作背景
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时任殿中侍御史的王维,因公务去南方,途径襄阳 。此诗是诗人在襄阳城欣赏汉江景色时所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