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喝中药竟然不苦!中药储存最好不超过3天

中药是我们国家的国粹之一,许多人知晓也会使用 。但是,现在因为苦涩而拒绝服中药的人还是很多,有没有一些方法既不影响药物的效果,又能减少苦味使其容易入口呢?中药服用又要注意什么呢?
中药储存别超过3天
曾经有这样的研究,将不同方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存放,通过观察药汁的变质程度,分别记录臭气、混浊、生霉及酸度等测定项目 。结果发现,温度越高药液变质越快,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里,室温在25℃以上,一般汤剂保存不超过2天,如果冷藏,则一般保存7天不会有变质现象 。另外,不同方剂即使在同一条件下,变质程度差异也较大,若药液内淀粉、蛋白质、糖类等成分含量较多,则变质更快 。
为了保证药品使用安全,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保存的最佳温度为0-5℃,保存时间为7-14天,但最好不要超过7天 。一方面是因为汤药煮好后,在拿回家冷藏前常有半天到一天的室温保存,这会“加速”药汤变质;另一方面,煎煮的药汤里若含有全蝎、蜈蚣等动物类中药或熟地、黄芪等糖分含量较高的中药,也会影响保存时间 。若发现药液袋鼓起或药液变味,有气泡等异常现象则属变质,不可服用 。
如果是用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即使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也不应超过3天,以免药液变质影响健康 。
怎么喝中药容易入口?
“黄金时间”服药 。研究发现,一天24小时内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分别在上午的8~10时和下午的2~3时,这个阶段正是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药物的苦味不容易对机体产生明显的刺激反应 。而饭后半小时以上服药不仅可以防止恶心、反胃,还能减轻药物味苦的感觉,如无特殊需要,可在上述时间段服药 。
放凉后再喝 。人体口腔内的温度为36.2℃~37.2℃,味觉神经纤维大多分布于舌面,当汤药温度与舌的温度相近时,味觉神经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对五味的感知最灵敏,此时喝汤药味道最苦 。因此,中药汤剂的温度控制在15~36℃,既可防止烫嘴,又可减轻苦味 。
加快服药速度 。实践证明,中药汤剂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到的苦味就会越大 。因此,一口气喝下汤药是减少药液苦味的好办法 。
适当多喝温开水 。服用中药汤剂后,如果能立即喝些温开水,可以减少药液在口腔内的残留,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药液的苦味 。
正确添加“佐料” 。大多数人习惯在中药汤剂里放点糖(特别是给孩子服药时),使得服用时口感好一些 。其实,去苦味随意加糖不可取 。从中医观点来看,糖也是一味药 。此外,加糖还可影响某些药物有效成分的发挥和吸收 。例如,红糖中含有铁和钙等成分,容易与中药的一些成分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在许多退热中药中加糖,可能减弱其清热效果 。
治疗咳嗽的中药则不应该加糖,因为一部分治疗咳嗽的中药主要作用是化痰,而糖分会增加痰液的分泌,影响药物疗效 。无明确禁忌时,煎药时可适当加些大枣,或在煎好后调些蜂蜜,也可起到减轻药物的苦味 。
【这么喝中药竟然不苦!中药储存最好不超过3天】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健胃药物等就是用苦味达到治疗效果,大家不要觉得苦就停药,而应遵医嘱服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