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旱半夏
【制旱半夏】制旱半夏介绍
- 【别名】
- 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
- 【汉语拼音】
- zhi han ban xia
- 【成份】
- 块茎含挥发油 , 内含主成分为3-乙酰氨基-5-甲基异唑(3-acetoamino-5-methylisooxazole) , 丁基乙烯基醚(butyl-ethylene ether) , 3-甲基二十烷(3-methyleicosane) , 十六碳烯二酸(hexadecylendioic acid) , 还有2-氯丙烯酸甲酯(methyl-2-chloropropenoate) , 茴香脑(anethole) , 苯甲醛(benzaldehyde) , 1 , 5-戊二醇(1,5-pentadiol) , 2-甲基吡嗪(2-methylpyrazine) , 柠檬醛(citral) , 1-辛烯(1-octene) , β榄香烯(β-elemene) , 2-十一烷酮(2-undecanone) , 9-十七烷醇(9-heptadecanol) , 棕榈酸乙酯(ethylpalmitate) , 戊醛肟(pentaldehyde oxime)等60多种成分 。还含左旋麻黄碱(ephedrine) , 胆碱(choline) , β-谷甾醇(β-ssitosterol) , 胡萝卜甙(daucosterol) , 尿黑酸(homogentisic acid) , 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 , 姜辣烯酮(shogaol) , 黄芩甙(baicaline) , 黄芩甙元(baicalein) , 姜辣醇(gingerol) , 1 , 2 , 3 , 4 , 6-五-O-没食子酰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glucose) , 12,13-环氧-9-羟基十九碳-7 , 10-二烯酸(12,13-epoxy-9-hydroxynonadeca-7,10-dienoic acid)及基衍生物等 。又含以α-及β-氨基丁酸(aminobutyric acid) , 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为主成分的氨基酸和以钙、铁、铝、镁、锰、铊、磷等为主的无机元素 。另含多糖 , 直链淀粉 , 半夏蛋白(系1种植物凝集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 。
- 【加工采集】
- 种子繁殖培育3年;珠芽繁殖培育在第2年 , 块茎繁殖春栽当年9月下旬至11月收获 。挖取块茎 , 筛去泥土 , 按大、中、小分开 , 放筐内 , 于流水下用棍棒捣脱皮 , 也可用半夏脱皮机去皮 , 洗净 , 晒干或烘干 。
- 【药理作用】
- 1.镇咳作用: 生半夏、姜半夏、姜浸半夏和明矾半夏的煎剂 , 0.6-1g/kgig或iv , 对猫碘液注入胸腔或电刺激喉上神经所致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 且可维持5小时以上 。0.6g/kg的镇咳作用接近于可待因lmg/kg的作用 。2.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 半夏制剂ip , 对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唾液分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亦有报道煎剂po时 , 唾液分泌先增加 , 后减少 。3.镇吐和催吐作用: 半夏加热炮制或加明矾、姜汁炮制的各种制剂 , 对去水吗啡、洋地黄、硫酸铜引起的呕吐 , 都有一定的镇吐作用 。上述3种催吐剂的作用机制不同 , 而半夏都可显示镇吐作用 , 推测其镇吐作用机制是对呕吐中枢的抑制 。4.抗生育作用: 半夏蛋白1.25mg/ml(在0.9%NaCl中)sc0.2ml对早孕小鼠的抑孕率为50% 。结晶半夏蛋白经6M盐酸胍变性后 , 用分步透析法(即用缓冲液等体积递减稀释变性剂) , 最终恢复半夏蛋白在生理盐水中平衡 , 去除变性剂后可以重新天然化 , 并恢复其原有活力 。不同逆转条件的恢复半夏蛋白 , 对小鼠抗早孕的抑孕率在69-88%之间 , 仅一种逆转条件为5-8℃者 , 抑孕率仅36% 。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定位术显示子宫内膜、腺管上皮细胞以及胚胎外胚盘锥体上某些部分细胞团和半夏蛋白有专一性的结合 。这些部位很可能就是外源蛋白质一半夏蛋白的抗孕作用部位 。如直接将半夏蛋白注入小鼠子宫腔内也表明有抗早孕作用 。如果上述结合部位确实是半夏蛋白影响小鼠已着床的子宫内膜和胚胎 , 产生抗早孕作用 , 则上述部位也可能起着床识别的作用 , 因为半夏蛋白不仅能终止小鼠早期妊娠 , 还有制止兔胚泡着床的效应 。半夏蛋白还有很强的抗兔胚泡着床作用 , 子宫内注射500ug , 抗着床率达100% 。经半夏蛋白作用后的子宫内膜能使被移植的正常胚泡不着床 。在子宫内经半夏蛋白孵育的胚泡移植到同步的假孕子宫 , 着床率随孵育时间延长而降低 。5.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 半夏胰蛋白酶抑制剂只抑制胰蛋白酶对酰胺、酯、血红蛋白和酪蛋白的水解 , 不能抑制胰凝乳蛋白酶、舒缓激肽释枚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各自底物的水解 。抑制剂对猪胰蛋白酶水解酰胺、酯、血红蛋白和酪蛋白的重量抑制比值分别为1:0.71、1:O.88、1:0.71和1:0.71 。从化学分子大小的范围看 , 半夏胰蛋白酶抑制剂应属大分子抑制剂 。6.炮制品的药理作用: 清半夏(按中国药典85年版制法)水煎液200%浓度26.5ml/kg预防给药时 , 对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P<0.05) 。小鼠ip60g/kg对自发活动有明显的影响(P<0.05) 。Ip15g/kg或30g/kg可显著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的睡眠率(P<0.05) 。并有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趋势 , 但无统计学意义 。大剂量对电惊厥有轻微的对抗趋势 。30ml/kg剂量ig , 可明显抑制(P<0.05)硝酸毛果芸香碱5mg/kg对唾液的分泌作用 。7.其它作用: 7.1. 降压作用: 半夏浸膏对离体哇心和兔心呈抑制作用 。Iv对犬、猫和兔有短暂降压作用 , 具有快速耐受性 。煎剂ig时小鼠肾上腺皮质功能有轻度刺激作用 。若持续给药 , 能引起功能抑制 。7.2.凝血作用:半夏蛋白也是一种植物凝集素 , 它与兔红血球有专一的血凝活力 , 浓度低至每1ml2μg仍有凝集作用 。除免红细胞外 , 对羊、狗、猫、豚鼠、大鼠、小鼠和鸽的红细胞亦有凝集作用 。但不凝集人、猴、猪和鸡、鸭、鹅、龟、蟾蜍、鳝的红细胞 。半夏蛋白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只与甘露糖而不与葡萄糖结合的一种具有凝集素作用的蛋白质 。除红细胞外半夏蛋白亦凝集其它细胞 , 对小鼠脾细胞、人肝癌细胞(QGY7703-3和7402)、艾氏腹水癌和腹水型肝癌细胞均能被半夏蛋白凝集 , 但它不凝集大鼠附睾和猪大网膜脂肪细胞 , 虽然它能和这两种细胞结合 。提示半夏蛋白的细胞凝集作用不仅具有动物种属专一性并存在细胞类别专一性 。7.3.促细胞分裂作用:半夏蛋白的促细胞分裂作用亦有动物种属专一性 , 它促使兔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 , 但不促使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 。
- 【功能主治】
- 燥湿化痰 , 降逆止呕 , 消痞散结 。治湿痰冷饮 , 呕吐 , 反胃 , 咳喘痰多 , 胸膈胀满 , 痰厥头痛 , 头晕不眠 。外消痈肿 。
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
(1)燥湿化痰: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湿痰、寒痰 , 常配陈皮 。
(2)降逆止呕:降逆止呕之功颇著 , 可用于各种呕吐 , 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 , 常配生姜、茯苓 。热证呕吐 , 应配清热泻火药 。
(3)消肿止痛:外用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
①《本经》:"主伤寒寒热 , 心下坚 , 下气 , 喉咽肿痛 , 头眩胸胀 , 咳逆 , 肠鸣 , 止汗 。"
②《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 , 咳嗽上气 , 心下急痛坚痞 , 时气呕逆;消痈肿 , 堕胎 , 疗痿黄 , 悦泽面目 。生令人吐 , 熟令人下 。"
③《药性论》:"消痰涎 , 开胃健脾 , 止呕吐 , 去胸中痰满 , 下肺气 , 主咳结 。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 , 能除瘤瘿 。气虚而有痰气 , 加而用之 。"
④《日华子本草》:"治吐食反胃 , 霍乱转筋 , 肠腹冷 , 痰疟 。"
⑤《本草图经》:"主胃冷 , 呕哕 。"
⑥《医学启源》:"治寒痰及形寒钦冷伤肺而咳 , 大和胃气 , 除胃寒 , 进饮食 。治太阳痰厥头痛 , 非此不能除 。《主治秘要》云 , 燥胃湿 , 化痰 , 益脾胃气 , 消肿散结 , 除胸中痰涎 。"
⑦朱震亨:"治眉棱骨痛 。"
⑧《纲目》:"治腹胀 , 目不得瞑 , 白浊 , 梦遗 , 带下 。"
- 【性味】
- 味辛;性温;有毒,脾;胃;肺经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 , 3-9g;入丸、散 。外用:适量 , 生品研末 , 水调敷 , 或用酒、醋调敷 。
- 【宜忌】
- 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血证及燥痰者禁服 , 孕妇慎服 。半夏使用不当可引起中毒 , 表现为口舌咽喉痒痛麻木 , 声音嘶哑 , 言语不清 , 流涎 , 味觉消失 , 恶心呕吐 , 胸闷 , 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出现喉头痉挛 , 呼吸困难 , 四肢麻痹 , 血压下降 , 肝肾功能损害等 , 最后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
- 【归经】
- 归经_肺经
- 【植物形态】
- 半夏 , 多年生草本 , 高15-30cm 。块茎球形 , 直径0.5-1.5cm 。叶2-5 , 幼时单叶 , 2-3年后为三出复叶;叶柄长达20cm , 近基部内侧和复叶基部生有珠芽;叶片卵圆形至窄披针形 , 中间小叶较大 , 长5-8cm , 两侧小叶轮小 , 光端锐尖 , 两面光滑 , 全线 。花序辆与叶辆近等K或更K;佛焰苞卷合成弧曲形管状 , 绿色 , 上部内面常为深紫红色;肉德花序顶生;其雌花序轴与佛焰苞贴上 , 绿色 , 长6-7cm ;雄花序长2-6cm;附属器长鞭状 。浆果卵圆形 , 绿白色 。花期5-7月 , 果期8月 。南方1年出苗2-3次 , 故9-10月间仍可见到花果 。生于山地、农田、溪边或林下 。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
- 【来自何书】
- 《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