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针法的历史演变( 二 )


 

中国古代针法的历史演变

文章插图

《难经》主要是阐释《黄帝内经》要旨 , 在此基础上也有—定的发挥 , 针刺操作方面更强调左右手配合使用;在补泻手法上提出“推而内之 , 动而伸之”的提插补泻手法 , “泻南补北”“子母补泻”“营卫补泻”等 , 均对后世手法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针灸甲乙经》是对前人的总结归纳 , 在针刺手法发挥方面主要是对浅深刺法和留针法的贡献 , 根据穴位部位的肌肉丰厚程度、疾病特征等确定浅深刺和留针时间 , 对后世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操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 此外对诸如赞刺、豹文刺等刺络法的工具选择、操作、禁忌等也进行了大量的描述 。
 
尽管这一时期针法理论已经形成 , 从理论到临床实践具有完整的体系 , 比石器、青铜时期有了跨越式的进步 , 但从历史纵向看 , 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从针刺操作手法可以看出 , 这—时期的手法轨迹主要是直线型 , 均以提插类手法为主 , 直入直出 , 对很流畅的捻转类手法则较难实现 , 针体难以实现卧倒、扭曲等形式 , 这可能与此时期冶铁合金技术尚不能生产出具有较好韧性和硬度的合金针有关 。
 
· 隋唐至宋金元时期
历史背景
唐代针灸学科得到官方重视 , 对前人经验进行了搜集、整理 , 对当代经验也认真总结 , 针灸在临床应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 唐之后的五代十国战乱不停 , 针灸发展再次进入低潮 , 至宋朝再次迎来—定的发展 , 特别是北宋时期 , 各种制造业相当发达 , 中国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就产生于这时期 。 唐代太医署设立了针灸博士、助教、针师等 , 官方专门针对针灸穴位和图书进行了考证 , 出现了很多关于针灸的著作 , 其中《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千金方》《外台秘要》等记载了大量针灸学内容 。 这些书籍中主要介绍经络穴位知识考证 , 临床各科的应用 , 并且主张针、灸、药结合 , 还记载了“火针”的使用 。 宋代针灸也得到官方重视 , 王安石变法后重视针灸医学的教育 , 太医局设置了与大方脉等并列的针灸专业 , 组织编撰考订前人针灸著作 , 铸造针灸铜人 , 绘制经络穴位图等 。 金元时期上承北宋 , 下至明朝 , 这时期医家相当一部分经历了北宋的针灸学术继承 , 同时在后来的战火中又得到了长期的实践 , 战火同时也导致了许多医籍的流失 , 因此 , 到金元安定时期 , 医家们总结经验 , 各抒己见 , 学术纷争 , 门户林立 , 涌现了很多名家 , 如张子和、李东垣、刘完素、朱丹溪、窦汉卿、何若愚等 。
 
中国古代针法的历史演变

文章插图

针法特色
唐宋时期针法相关记载相对较少 , 但有学者认为 , 真正的“捻转”手法形成于此阶段 , 因《黄帝内经》虽有“切而转之”“吸而转之”等记载 , 但是那时期的针具源于砭石 , 难以形成便于捻转的针具 , 在出土于内蒙古达拉牧区的青铜针与河北满城刘胜墓中的金针均表明当时针柄为方形 , 只能实现转动手法 , 难以实现旋转的捻转手法 。 《普济方·针经》记载了捻转手法 , 如“下针之时……左手捏穴令定 , 法其地不动 , 右手执针 , 象其天而运转也 , 于此三十六息 。 然定得针 , 右手存息捻针” 。 捻转手法为继提插手法之后的第二大基本手法 , 对后世手法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此外《太平圣惠方·针经》中还强调了针刺补泻时首先应得气 , “得气即补”“得气即泻” , 同时也出现了补泻手法的交替使用 , 为复式补泻之先河 。 此外 , 三棱针、巨刺、针刺禁忌等也出现了实际应用的描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