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运气学说的发展历程( 三 )




汉初仍沿秦时历制 。 后来逐渐发现实际节气有所提前,汉武帝下令征召民间天文学家进一步测算,经30年的争论,于公元104年颁布了太初历,当年为太初元年,以正月建寅为岁首,一朔望月为29又43/81日,又称“八十一分法”,仍用19年7闰 。 历法内容包括二十四节气、朔晦、闰法、五星、交食周期等,这是历法学上的一次大改革,是落下闳、邓平制定的 。 东汉末年,刘歆附会夏、商、周三代的三统说,又补充了日月食周期和五星运行资料,制定了三统历,也有其价值 。 东汉章帝时发现,三统历与天象实际不尽符合,由贾逵、编讠斤、李梵等人又制定了四分历,它载有合朔弦望、月食加时的方法,还测定了二十四节气的晷影 。 五运六气历法的创立者,在一周天365又1/4四分法的基础上,主要考虑一年24节气和疾病流行的相关而制历,“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素问·六节藏象论》),即365又1/4日为一年,四时气候的变化可用三阴三阳的六气分六步 。 六步分主气、客气 。 主气的六步是气候变化的常令,大体按风、温、热、雨、凉、寒6个季节次序排列,实际是火分为二的五行相生顺序 。 每一步60天87刻半,年年不变 。 客气也6步,但顺序按三阴三阳(运气以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 。 厥阴主风木,少阴主君火,太阴主湿土,少阳主相火,阳明主燥金,太阳主寒水)而且与各步的相合各年有轮变 。 6步每一气为30日43又3/4刻(百刻制),即《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的:“位有终始,气有初中”和“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气同法” 。 于是建立了一年12个月,有6个运季,以春分为岁首(《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的历法 。 此历法以天干地支为符号,一日按百刻制,以60年甲子为周期推算 。


五运六气格局推法理论的形成,经历了西汉的五运和六气的分立时期,到东汉的五运六气结合的推步时期 。


西汉及其以前有很多占候和预测气象之书,如《娄景书》《九宫八风占》《天文气象杂占》及《五星占》等,很多纬书中有论及运气的语句,如《易纬·河图数》有“五运”和“六气”之名词 。 《易纬·通卦验》论及24节气灾异及“当至不至”“未当至而至”之应 。 《易纬·是类谋》有“六十而一周” 。 《孝经纬·钩命诀》云:“五气渐变,谓之五运 。 ”《易纬·乾凿度》记载最多:“五气以立,五常以行”,“日十干者,五音也”“辰十二者,六律也”等等 。 在西汉时已经有五行派与六气派两大派 。 五行派据五星推占,马王堆出土的《五行占》属于此派 。 《史记》所记的夏候始昌、夏候胜等人也以五行推占 。 《史记·天官书》所记之王朔与魏鲜属于六气派:“夫自汉之为天数者,星则唐都,气则王朔,占岁则魏鲜 。 ”魏鲜以“四始”决定一年的有余、不及、正岁 。


东汉时期,术数家把各自独立的五运和六气合而为一 。 五运六气虽然都以阴阳五行和易理为据,但推理的依据不同,五运以时间平移推演为标,六气则以与地面垂直气象的风、寒、热(暑)、湿、燥、火六种气象因素 。 循“天气制之,气有所从也”,天气统地气,天地合气于气交,把两种推演方式“五六相合”,使“五运并时六气”为“五运六气之应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 由是而五运与六气合而为一 。


在此同时,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成为“五六相合”的理论依据 。 《素问·天元纪大论》开宗明义地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元气),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 ”近代诸多关于哲学的气一元论,多以为成熟于北宋,殊不知早在东汉就发轫了成熟而实用的气一元论的宇宙生成论,其模式是元气-五行-阴阳 。 又以“一分为三”的思想,把阴阳分为三阴三阳,成为六气之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