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大全】除草剂的应用及药害研究现状,农田杂草综合治理( 三 )


??

【花卉大全】除草剂的应用及药害研究现状,农田杂草综合治理

文章插图

??三、农田杂草综合治理的意义
??
??杂草综合治理不要求彻底消灭杂草 , 允许一定密度的杂草在作物田存在 。 这对保持水土流失 , 保持生态平衡 , 发挥自然控制的作用更为有利 。
??
??杂草综合治理强调各种防治方法的有机配合 。 尽量采用农业耕作措施和物理防治措施 。 尽管化学除草是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 但应推行以生态调控为主 , 化学除草为辅的杂草综合防除体系 。
??
??杂草综合治理是以生态系统为理论依据 , 把作物、杂草、病虫害与光、热、风、干旱、降雨、土壤等有机地联系起来 , 其着重点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作物生长势和恶化杂草发生的条件 , 通过人为干扰控制杂草的发生 。
??
??杂草综合治理反映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 。 因为自然界是由多种多样的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整体 , 农田、果园等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 综合治理正是体现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 , 包括人类生产活动的整体观点 。 在这个整体中 , 生物之间经常保持着动态平衡的关系 , 当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人类的农副业活动发生变化时 , 往往引起杂草种群数量的增减 。 因此 , 综合治理就是要把各种防除措施有机地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协调起来 , 以经济有效地把杂草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 , 并对农业生态系统内和农业生态系统外不产生或少产生不良的影响 。 要协调好这些措施 , 必须树立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 。
??
??综合治理反映了经济观点 。 “安全、经济、有效、简易”既是选择防治措施的准则 , 也反映了综合治理的发展趋势 。 即防治杂草要考虑到某一措施的有效性 , 还必须注意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的安全性 。 使用措施不是越多越好或各项有效措施都采用 , 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 , 在关键时期选择某种经济、简易、容易被群众所接受的措施 。 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防治方法都是广义的 , 包含的内容很多 。 因此 , 安全、经济、有效、简易的防治原则 , 不仅是从经济的观点出发 , 同时也体现了群众意愿 , 采用群众易于掌握并运用的防治措施 , 这正是综合治理的内涵所在 , 既反映了客观 , 也反映了人类所追求的目的 。 就是以最廉价的投入换取最优异的回报 , 即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
??
??四、农田杂草化学防治的发展状况
??
??2 , 4-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除草剂于1942年被发现 , 开创了有机除草剂发展的新纪元 。 20世纪70年代 , 发达国家除草剂的产量、产值、使用面积开始超过杀虫剂和杀菌剂 。 我国从1956年起在稻、麦田使用2 , 4-滴防除杂草 , 除草剂应用开始起步 。 20世纪50年代末期黑龙江省农垦大面积使用2 , 4-滴以来 , 除草剂在我国东北地区逐步发展 , 1978年大量进口氟乐灵、甲草胺与百草枯后 , 开创了除草剂使用的新局面 。 其后 , 国外大量除草剂相继进入 , 除草剂使用面积迅速扩大 , 遍及小麦、大豆、玉米等主要作物 , 但主要集中于国有农场 。 90年代 , 除草剂从农场迅速扩向广大农村 , 成为家喻户晓的必不可少的生产措施 。
??
??虽然我国杂草科学研究较农业病虫害研究以及许多发达国家的杂草科学研究起步晚 , 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落后 , 但应用方面的研究发展较快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了田间药效试验 , “七五”期间 , 进行了“农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 摸清了全国各大农业区系稻、麦、棉、豆四种主要作物的八种恶性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消长规律 , 研究了耕作、轮作、栽培措施与化学除草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 , 奠定了我国杂草科学研究的基础 。 “八五”期间 , 在稻、麦、玉米、棉花和大豆5大作物生态区 , 系统调查了几种主要农田杂草群落组成、为害和演替趋势 , 开展了包括生态调控在内的 , 以开拓一次性化学除草为主体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 把我国农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