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之后哪个节气( 二 )


4.吃番薯许多地方的人们认为白露期间应多食番薯 , 因为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就不会发生胃酸和胃胀 , 于是就有了在白露节吃番薯的习俗 。
5.十样白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惯 。 苍南、平阳等地民间 , 人们在这天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 , 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 , 据说吃后可滋补身体 , 祛风气(关节炎) 。 这“十样白”就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 , 如白木槿、白毛苦等 , 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吻合 。
6.白露米酒酿酒习俗在四川很多地方历来就有 。 尤其是白露期间 , 差不多家家酿酒 。 这时酿出的酒温中含热 , 微带甜味 , 称为“白露米酒” 。 白露米酒中的佳品是“程酒” , 是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 。
程酒 , 古为贡酒 , 盛名悠远 。 《水经注》记载:“郴县有渌水 , 出县东侯公山西北 , 流而南屈注于耒 , 谓之程水溪 , 郡置酒馆酝于山下 , 名日‘程酒’ , 献同也 。 ”《九域志》亦云:“程水在今郴州兴宁县 , 其源自程乡来也 , 此水造酒 , 自名‘程酒’ , 与酒别 。 ”程乡就是今三都、蓼江一带 。 资兴从南宋到民国初年称兴宁 , 故有郴州兴宁县说法 。 白露米酒的酿制除取水、选定节气很有讲究外 , 方法也十分独特 。 先酿制白酒(俗称“土烧”)与糯米糟酒 , 再按1:3的比例 , 将白酒倒入糟酒里 , 装坛待喝 。 如制程酒 , 须掺入适量糁子水(糁子加水熬制) , 然后人坛密封 , 埋入地下或者窖藏 。 亦有埋人鲜牛栏淤中的 , 待数年乃至几十年才取出饮用 。 埋藏几十年的程酒色呈褐红 , 斟之现丝 , 易于人口 , 清香扑鼻 , 且后劲极强 。
清光绪元年(1875年)纂修的《兴宁县志》云:“色碧味醇 , 愈久愈香” , “酿可千日 , 至家而醉” 。 《水经注》还记载 , 南朝梁文学家任与友刘杳闲谈 , “任谓刘杳日: ‘酒有千里 , 当是虚言?’杳日: ‘桂阳程乡有千里酒 , 饮之至家而醒 , ’亦其例也 。 ”南朝梁时 , 兴宁隶属于桂阳郡 。 在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风俗 。 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 , 家家酿酒 , 用来待客 , 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往城市 。
该酒由糯米、高梁等五谷酿成 , 略带甜味 , 故称“白露米酒” 。 直到20世纪30~40年代 , 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售的白露米酒 , 后来慢慢消失 。

白露节气是什么意思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 。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 , 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 。 所以 , 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 这时 , 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 , 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 。 因为白天的温度虽然仍达三十几度 , 可是夜晚之后 , 就下降到二十几度 , 两者之间的温度差达十多度 。 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 , 物极必反 , 阴气也在此时兴起 。 到了白露 , 阴气逐渐加重 , 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 , 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 , 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 , 白露勿露身 。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 , 处暑仍热 , 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 , 过了十八天 , 到了白露 , 就不要赤膊裸体了 , 以免着凉 。 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 , 秋分稻秀齐 。 ”意思是说 , 白露前后若有露 , 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
白露后面是哪个节气?白露后的节气是秋分 , 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 。
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 , 几乎直射地球赤道 ,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 。 古时有“春祭日 , 秋祭月”的民俗活动 ,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 , 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