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指哪里,芙蓉国里尽朝晖芙蓉国指哪里( 二 )
二联两句正面写湘江秋雨 , 缴足题面 。 芙蓉 , 这里指木芙蓉 。 木芙蓉高者可达数丈 , 花繁盛 , 有白、黄、淡红数色 。 颇为淡雅素美 。 薜荔 , 是一种蔓生的常绿灌木 , 多生田野间 。 湘江沿岸 , 到处生长着木芙蓉 , 铺天盖地 , 高大挺拔 , 那丛丛簇簇的繁花 , 在秋雨迷蒙中经秋风吹拂 , 犹如五彩云霞在飘舞;辽阔的原野上 , 到处丛生着薜荔 , 那碧绿的枝藤 , 经秋雨一洗 , 越发苍翠可爱 , 摇曳多姿 。 诗人为这美景所陶醉 , 喜悦、赞赏之情油然而生 。 “芙蓉国”、“薜荔村” , 以极言芙蓉之盛 , 薜荔之多 , 又兼以“万里”、“千家”极度夸张之词加以渲染 , 更烘托出气象的高远 , 境界的壮阔 。 于尺幅之中写尽千里之景 , 为湖南的壮丽山河 , 绘出了雄奇壮美的图画 。 后人称湖南为芙蓉国 , 其源盖出于此 。
诗的第三联着重于抒情 。 “悲橘柚” , 是说橘柚引起了诗人的悲叹 。 为什么呢?原来橘柚是南方特产 , 其味甘美 , 相传“逾淮北而为枳” , 枳则味酸 。 同是橘柚 , 由于生长之地不同而命运迥异 , 故《淮南子》说“橘柚有乡” 。 湘江一带 , 正是橘柚之乡 。 诗人看见那累累硕果 , 不禁触景生情 , 羡慕其适得其所 , 而悲叹自己远离家乡、生不逢时 , 深感自己的境遇竟和那远离江南生长在淮北的枳相象 , 所以说:“乡思不堪悲橘柚” 。 王孙 , 本指隐者 , 汉淮南小山作《楚辞·招隐士》 , 希望潜居山中的贤士归来 , 有云:“王孙游兮不归 , 春草生兮萋萋” , “王孙兮归来 , 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 后也借指游子 。 这里是诗人以王孙自比 。 诗人游宦他乡 , 羁旅湘江 , 虽抱济世之志 , 终感报国无门 , 就和那被遗弃的山野之人一样 , 无人看重 , 所以说 , “旅游谁肯重王孙” 。 这两句从乡思难遣说到仕途不遇 , 一从橘柚见意 , 一能巧用典故 , 一为直书 , 一为反诘 , 波澜起伏 , 跌宕有致 , 在壮烈情怀中寄寓着愤慨与忧伤 。 联系上联来看 , 写景抒情虽各有侧重 , 但情因景生 , 景以情合 , 二者是相互融浃的 。 上联写万里江天 , 极其阔大 , 这里写孤舟漂泊 , 又见出诗人处境的狭窄 。 一阔一狭 , 互为映衬 。 境界的阔大壮美 , 既激发起作者的豪情壮志 , 也自然地触动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和故国之思 , 情和景就是这样有机地联系、交融起来了 。
末联以景结情 , 意在言外 。 湘江沿岸 , 正是屈原足迹所到之处 。 《楚辞·渔父》有云:“屈原既放 , 游于江潭 , 行吟泽畔 , 颜色憔悴 , 形容枯槁 。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屈原身处逆境 , 尚有一渔父与之对话;而现在诗人所遇到的情况却是“渔人相见不相问 , 长笛一声归岛门” 。 渔人看见他竟不与言语 , 自管吹着长笛回岛去了 。 全诗到此戛然而止 , 诗人不被理解的悲愤郁闷 , 壮志难酬的慷慨不平 , 都一一包含其中 。 以此终篇 , 激愤不已 。 笛声 , 风雨声 , 哗哗的江水声 , 诗人的叹息声……组成一曲雄浑悲壮的交响乐 , 余音袅袅 , 不绝如缕 。
推荐阅读
- 台北住哪里出行最方便
- 萧山足浴店哪里美女多
- 广州哪里拍照比较文艺
- 公交卡折了去哪里换,北京一卡通折断去哪换
- 辽宁海水哪里干净
- 春潮烂漫海棠红哪里看
- 去连云港玩住哪里比较好,连云港住哪合适
- 上海哪里化妆品专柜多,上海彩妆专柜最多的商场
- 成都看樱花去哪里
- 大连潘多拉专柜哪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