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四 )


在历代长城修筑过程中都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据险致塞” 。 一是根据地型来构筑工程 。 二是充分利用地理天险防御敌人 。 长城以垣墙为主体 , 包括了城障、关隘、兵营、卫所、墩台、烽堠和观察、通讯等综合功能 , 形成了古代最为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 其中 , 设于长城内侧的烽火台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西周时期 , 为了防备敌人入侵 , 采用“烽隧”作为边防告急的联络信号 。 在古史书《周礼》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各国从边疆到腹地的通道上 , 每隔一段距离 , 筑起一座烽火台 , 接连不断 , 台上有桔槔 , 桔槔头上有装着柴草的笼子 , 敌人入侵时 , 烽火台一个接一个地燃放烟火传递警报 。 每逢夜间预警 , 守台人点燃笼中柴草并把它举高 , 靠火光给领台传递信息 , 称为“烽” , 白天预警则点燃台上积存的薪草 , 以烟示急 , 称为“燧” 。 古人为了使烟直而不弯 , 以便远远就能望见 , 还常以狼粪代替薪草 , 所以又别称狼烟 。 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燧各地诸侯必须马上带兵前去救援 , 共同抵抗敌人 。 由此可见 , 烽燧制度的实施 , 意味着早在周时就已出现了庞大而又完善的军事信息联系网络 。 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2年至1976年在居延通过发掘获得了汉代木简三万余枚 , 并发掘了烽燧遗址 , 对我们了解汉代烽燧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 据木简可知两汉时代 , 从河西四郡(今甘肃省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一直到盐泽都有烽燧设置 , 而且规模很大 , 管理极严 , 号称“烽燧万里相望” , 据说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举放烽火 , 昼夜不同 , 白天放烟 , 夜晚举火 。 此外 , 还采用各种不同的暗号表示进犯敌人的多少 , 敌人在五百人以下的放一道烽火 , 在五百里以上的放两道烽火等等 。 在出土的《塞上烽火品》中记载了当时朝廷制定的临敌报警和举放烽火的条例 , 即“联防公约” 。 该条文规定了在匈奴侵扰的不同部位、人数、时间、意图、变动以及天气异常等情况下 , 各塞举放烽火的类别、数量、传递方法以及发生失误如何纠正等细则 , 就连燧长有病请假都要经上级批准 。 这种信息传递方法 , 对防守边疆、抵御敌人曾起过一定的作用 。
烽火传递信息是非常快速的 , 在公元前119年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领几十万大军分路出击 , 以举放烽火作为进军的信号 , 仅仅一天的时间 , 这一信号就从河西传到几千里外的辽东 。 由于烽燧报警的迅速及时 , 直到明、清时代仍然沿用不衰 。 山东省的烟台市就是因为明朝在那里设置狼烟台 , 以防倭寇入侵而得名的 。
烽火传递军情固然迅速 , 但它不能完整地表达深刻复杂的军事内容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军事的需要 , 依靠畜力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 , 形成了传递官府文书的更为严密的驿传制度和烽燧报警配合使用 。
西周时期 , 为了适应周王同诸侯之间联系需要 , 在大道上每隔30里设一个驿站 , 备良马周车 , 专门负责传递官府文书 , 接待来往官吏和运送货物等 。 孔子曾说:“德之流行 , 速于置邮而传命 。 ”意思是说 , 他所提倡的道德学说 , 比邮驿传送命令传播得更快 。 可见当时的邮驿通信不仅已相当完备 , 而且速度也已相当快了 。
秦汉时期 , 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 。 特别是汉代 , 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 , 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 。 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 , 注明时间 , 以明责任 。
隋唐时期 , 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 。 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 , 向四方辐射 , 直达边境地区 , 大致30里设一驿站 。 据《大唐六典》记载 , 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 , 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 , 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 。 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 , 各驿站设有驿舍 , 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