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有哪些人,元代著名人物( 三 )


关汉卿的散曲 , 内容丰富多彩 , 格调清新刚劲 ,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写男女恋情的作品最多 , 对妇女心理的刻划细致入微 , 写离愁别恨则真切动人;风格豪放 , 曲词泼辣风趣;语言通俗而口语化 , 生动自然 , 很能表现曲的本色;喜用白描手法 , 善于写景 , 所用比喻 , 形象生动 。
2、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 , 字千里 , 晚号东篱 , 大都(今北京)人 ,  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 , 著名戏曲家、杂剧家 , 被后人誉为“马神仙” , 还有“曲状元”之称 ,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 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
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 , 热衷过进取功名 , 但未能实现 。 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相近而稍晚 , 青年时期仕途坎坷 , 晚年不满时政 , 隐居田园 , 以衔杯击缶自娱 , 病逝于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 , 死后葬于祖茔 。  
马致远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 , 《汉宫秋》是其代表作 , 散曲120多首 , 有辑本《东篱乐府》 。
其散曲大致可分为4大类:写景、叹世、闺情、世象 。 存世散曲约130多首 , 其叹世之作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 , 故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视为“豪放”派的主将 , 他虽也有清婉的作品 , 但以疏宕宏放为主 , 其语言熔诗词与口语为一炉 , 创造了曲的独特意境 。
3、白朴(1226-约1306) ,  原名恒 , 字仁甫 , 后改名朴 , 字太素 , 号兰谷 。 汉族 , 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 , 汴梁(今河南开封)人 , 晚岁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 , 终身未仕 。 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 , 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 。 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秋》等 。
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 , 白朴更具有重要的地位 。 历来评论元代杂剧 , 都称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 。
4、王实甫(1260年-1336年) , 名德信 , 大都(今北京市)人 , 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 。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 杂剧《西厢记》的作者 , 生平事迹不详 。 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 , 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 , 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 , 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 , 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
著有杂剧十四种 , 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 。 《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 , 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 。 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 , 各传有曲文一折 。
作为剧本 , 《西厢记》杂剧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 , 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 。 它问世以后 , 家喻户晓 , 有人甚至将其与《春秋》相提并论 。
5、郑光祖(公元1264年~?) , 字德辉 , 汉族 , 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 , 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