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的故事有哪些,孝敬父母的经典小故事( 六 )
4. 百里负米
仲由 , 字子路、季路 , 春秋时期鲁国人 , 孔子的得意弟-子 , 性格直率勇敢 , 十分孝顺 。 早年家中贫穷 , 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 , 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 父母死后 , 他做了大官 , 奉命到楚国去 , 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 , 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
【孝敬父母的故事有哪些,孝敬父母的经典小故事】坐在垒叠的锦褥上 , 吃着丰盛的筵席 , 他常常怀念双亲 , 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 , 为父母亲去负米 , 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 , 可以说是生时尽力 , 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古代孝顺的小故事 铁面包公孝子心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 , 字希仁 , 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 , 父亲包仪 , 曾任朝散大夫 , 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 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 , 性直敦厚 。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 , 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 , 当时28岁 。 先任大理寺评事 , 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 , 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 , 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 , 回家照顾父母 。 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
几年后 , 父母相继辞世 , 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 。 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 。 在封建社会 , 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 , 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 , 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 。 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 。 一般情况下 , 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 , 都会跟随去的 。 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 。 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 , 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 , 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 。 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 , 可能是父母有病 , 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 , 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
不管情况如何 , 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 , 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 。 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 。 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 , 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
【篇二】关于孝敬父母的经典故事
一只木碗
从前有个老人 , 跟他的儿子、儿熄和孙子住在一起 。 老人老得连路都走不动了 , 他眼睛花 , 耳朵也背 , 双手还经常不停地发抖 。 老人无法照料自己 , 每当他坐在餐桌前吃饭的时候 , 汤匙也握不稳 , 常常会把菜汤撒在桌布或地上 。 儿子和媳妇都嫌弃他 。
有一回 , 老人吃饭时 , 又把汤撒了一地 , 碗也摔碎了 。 媳妇大为生气 , 指着老人的鼻子大声嚷道:“你怎么吃的饭!天天把汤和别的东西撒一地 , 还把碗都给摔碎了!尽给我添乱 。 你知道我一天多忙吗 , 想把我累死呀!”于是 , 他们不许老人上桌吃饭了 。 吃饭时 , 他们把他赶到灶后的角落里 , 给他一只瓦盆 , 瓦盆里只有一点点饭菜 。 老人每顿饭都吃不饱 , 还得经常挨骂 。 老人伤心极了 , 常常一个人在灶后的角落偷偷眼泪 。
有一天 , 老人的手颤抖得连那只瓦盆都端不稳了 , 瓦盆掉到地上打碎了 。 儿媳妇没完没了地训斥他 , 老人一声不吭 , 只是不住地叹气 。 夫妻俩商量:咱这爹 , 什么都能被他摔碎 , 长此下去 , 咱得花多少钱给他买碗买盆呀 , 得想个办法 , 什么东西是不容易摔碎的呢?对了 , 用木头给他做个碗 。 于是 , 儿子找来了一快木头 , 开始动手做木碗
孝敬父母的故事 一、涌泉跃鲤
姜诗 , 东汉四川广汉人 , 娶庞氏为妻 。 夫妻孝顺 , 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 , 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 婆婆爱吃鱼 , 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 , 婆婆不愿意独自吃 , 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 一次因风大 , 庞氏取水晚归 , 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 , 将她逐出家门 。 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 , 昼夜辛勤纺纱织布 , 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 其后 , 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 , 令姜诗将其请回 。 庞氏回家这天 , 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 , 口味与长江水相同 , 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 从此 , 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 , 不必远走江边了 。
推荐阅读
- 奋战一线抗汛情 “爸”气守护这座城丨父亲节快乐
- 夜雨丨龙泽平:梦见了父亲
- 父亲,突然老了,惟愿时光的脚步走慢一点
- 一个父亲的生命中,最美好而又最残酷的事情是什么吗?
- 24个韵母有哪些,24个韵母的正确读法
- 一年只有一个父亲节,因为不计较得失不权衡利弊
- 父亲节“炫父”|晒一晒我心中的最帅的老爸!
- 「父亲节」你的爱,是不会老去的光阴
- 有一种父母,每天都起早贪黑,也会回家
- 父爱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